龚自珍(字尔玉,号定庵),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己亥杂诗·其五》是其代表作,全诗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其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巧妙反用宋代诗人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之意境,赞颂“落红”即使凋零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抒发诗人不畏挫折的坚强性格和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谜作者将古代名诗句与当代抗疫专用名词“结对帮扶”,从灯谜文化角度进一步诠释“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时代意义。
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动态清零”,这是判断中国抗疫成效的首要标准和遏制疫情蔓延的不二法宝。随着本轮疫情防控工作逐步走向可知可控,前不久,吉林、泉州等地确诊病例出现“零增长”。无论是“零增长”还是“社会面清零”,其宗旨就是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
谜底以“落红凋零后可增进新花的生长”拢意扣合谜面。谜底“零增长”原为疫情防控统计用语,为大众所期盼并为之奋斗的目标,是一个常用“热词”。“零”在“数词”上表示“没有”,算术符号“0”。用在“动词”上则表示“凋零,凋落”,一般指“花草树木”的凋谢,如唐杜甫“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落红”即“落花”,通俗的说法就是“花儿凋谢”,因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故“落花”又称为“落红”。如此,以“零”扣合“落红”,可谓“玉盒子底配玉盒子盖”,恰到好处,浑成天然。谜面第二句“化作春泥更护花”意为“落花化成泥土以增进春花生长”,以谜底另外2字“增长”拢扣谜面,关联匠心。是啊,正是这些“不是无情物”的“落红”们,才催生“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百花开。这条谜作,我感叹作者思想之深度,读懂作品壮怀之力量。
再读龚自珍不朽诗篇,缅怀为抗击新冠病毒以身殉职的夏思思、李文亮等英烈,致敬以耄耋之年或病疾之身依然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的钟南山、张定宇等专家,点赞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冲锋在前、不畏艰难的“大兵”“大白”和志愿者们。从这个意义出发,这条谜作可称为“战疫”主题作品的佼佼者!
谜底:零增长
(谜作者\评析者:苏荣灿\纪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