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老屋的南窗曾经正对着一排泡桐树,它们都开着满树的花朵,宛如一枝枝插在土里的大花束。一簇簇,一团团,密密麻麻,影影绰绰,风飘过,摇曳成一条紫色的河。
状若倒钟的桐花白如雪、紫如茄,阳光越浓烈,花香越饱满。花香从我的窗口飘进,有时还带有雏鸟身上脱落的羽毛。我常常能轻易发现树洞中或者藏在花丛中的鸟巢,里面承载着鸟儿们这个季节里的温馨和爱情。
听父亲说,他们儿时流传的话是“要想富,栽桐树,生产致富好门路”“一年一根杆,两年粗如碗,三年能锯板”,所以村里村外田间地头,一棵棵一片片泡桐拔地而起。由于它们生长迅速,材质轻柔,结构均匀,不翘不裂不变形,耐蚀耐腐耐高温,是制作家具、模型、乐器的上乘材料。
我依然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每年的春天,桐树都顶着一个大花冠,朵朵接应,枝枝相连。一串串,一簇簇,一团团,一片片,蔚为壮观,村庄被笼罩在紫色的彩云里,若隐若现。
那一天,我在已被拆去一半的破旧院子里,看见一棵开花的桐树,只有一棵,树枝光秃枯败,花朵稀疏低垂,疲软而无力,颤巍巍晃悠悠,满载落寞和空荡。些许的桐花清香,依然使我深深忆起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我像又一次被马蜂蛰到一般疼痛,它使我想起,村里村外的桐树已经被砍伐殆尽,被一片片经济速生林代替。家乡老屋的南窗里再也看不到那条紫色的河。
“月下何所有,一树紫桐花。桐花半落时,复道正相思”,忽然想起的这首诗,又使我仿佛回到小时候,在桐树林下昂着头数着簌簌落花。我想在一场春雨密密麻麻地覆盖村庄和田野的时候,在我的肩头已堪负清风嘱托的时候,一定要回来。
然后,在被春天包围的窗台下,摘一树紫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