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经验”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通过“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工作方法和理念。作为全国“枫桥式派出所”的蚶江派出所秉持初心使命,通过多元融合盘活社会治理活力,不断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创新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蚶江实践”。
“双网融合”赋能治理
依托全省首个乡村融合治理服务中心,蚶江派出所推动基层网格与警务网格深度融合,组建677名三级网格员队伍,深入开展信息收集、人口管理、安全防范、治安巡逻、服务群众等基层治理工作,做到“警力向网格延伸、要素向网格集中、服务在网格进行、问题在网格解决”。
在“双网融合”的基础上,蚶江派出所创新“快警务”理念,推动全要素治安管控、全方位风险防控,把警务室打造成情报信息的汇聚点和治安防控的支撑点;推行“巡防快调度、打击快研判、接警快处置”勤务模式,精准防范、有力打击各类治安乱象。
“双网融合”的社会治理框架下,真正实现了“不等问题找警察、发动警察找问题”的全时空、全区域和全链条快速反应机制,延伸了社会精细治理的触角。
“警企融合” 惠企安商
结合蚶江民营经济和商贸活动高度活跃的实际,蚶江派出所把“驻企警务室”升级为“警企融合中心”, 整合各方资源成立“助企安商服务队”,建立“一企一警”协作机制,积极打造“警企平安共同体”,开通企业办证“绿色通道”,落实安防培训“送教入企”,及时化解涉企劳动争议、工伤事故等矛盾纠纷,严厉打击侵害企业违法犯罪,为企业发展壮大保驾护航。
此外,为解决企业员工的后顾之忧,每逢周末,外来流动人员只需要将子女送到洪窟警务室的外来工之家,就会有大学生免费开展义务家教服务,这极大地消除了外来务工人员因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病”。蚶江派出所以警务室为平台,牵线搭桥闽南理工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和外来工子女,打造外来工之家义务家教班,以“家长”的名义,看护和教育外来工子女。从2007年至今,已坚持15载。
“警民融合”安民利民
依托“我又为群众办了一件暖心事”党建主题活动,该所共为群众办实事 389 件,获得辖区群众一致好评,群众对派出所工作的满意率达 99%。
同时,该所牢固树立“上医治未病”和“纠纷可解、命案可防”理念,做大做强“三所一庭”专业化调解队伍,发展壮大“商会调解队”“老乡调解队”“宗亲联谊会”等社会组织和民间调解力量,构建志愿服务与专业调解互补联动的多元调解格局。还组建一支具有闽南地域特色的平安志愿者队伍——“厝仔大爷”,打造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的“共治”新模式。
在智慧警务方面,蚶江派出所深化“放管服”改革,与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共同探索并首推微信小程序“i石狮”掌上证明平台,群众开具“个人注销信息或亲属关系户档证明”“无犯罪证明”“律师查询户籍证明”这三大类证明可直接通过微信小程序平台掌上预约办理,方便群众办理证明。(记者 杨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