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第05版:石狮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石狮出台措施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

本报讯 我市将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基本建立幼小协同的有效机制,促进幼小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基本形成。这是我市日前出台的《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施方案》明确的。主要措施有:

幼儿园开展入学准备教育。幼儿园应认真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引导教师树立科学衔接的理念,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入学做好基本素质准备。“幼小衔接”工作要系统化、有重点、分阶段逐步开展,重点阶段在幼儿园入小学前一年。教师要制定循序渐进的入学适应性目标,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开展与小学相关的游戏化、生活化的主题活动,利用探究性、体验式的学习,让幼儿在与材料和环境的互动中进一步增强对小学的了解,建立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待和向往。

小学开展入学适应教育。坚持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准确把握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要求,根据学情优化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更多考虑课程的连贯性,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开学一年级上学期作为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平稳适应的缓冲期,着重从作息时间、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幼儿园对接。一年级要适当延迟到校时间、缩短课时长度、放慢教学进度,保证孩子的睡眠、运动和休息的时间。积极开展以儿童为主体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适当借鉴幼儿园教学方式,倡导在游戏中学习。鼓励运用情境创设、体验感悟、游戏活动等有利于儿童理解与接受的学习方式,实现小学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方式的有机衔接。

幼儿园和小学开展联合教研。建立幼小协同的联合教研制度,定期开展专题联合教研。建立幼小学段互通、内容相融的联合教研机制,为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教师搭建平台,加强教学研讨,建立幼小学习共同体,开展互动交流活动,及时解决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幼儿园与小学要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注重研教结合,用课题研究引领幼小衔接工作,形成课程内容及能力要求的有效衔接。加强幼小联合师资培训,采用“互联网+”线上、线下相结合,专家报告等方式,开展基于幼小衔接核心问题的全员教师培训,优化教师育人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研究水平,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深入开展家园校共育。将科学幼小衔接内容分别纳入家园共育、家校共育的重要内容,宣传幼小衔接的科学理念和正确做法,缓解家长的压力和焦虑。幼儿园要通过各种途径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幼小衔接”做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形成教育合力。小学要帮助指导家长让孩子养成适应小学生活顺利过渡的良好习惯,形成幼小双向衔接的互助发展模式。

持续大力开展专项治理。持续加大对小学、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违反教育规律行为的治理力度,继续巩固幼儿园“小学化”、小学“非零起点”教学专项治理成果。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的不良行为。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坚持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布置读写算家庭作业,不得设学前班。(记者 许小雄)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