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作 程磊磊
又到一年高考季,莘莘学子历经十几个春秋寒暑的艰苦奋战,终于迎来了一飞冲天的机会。这不仅是学子们改变命运的重要时刻,也是无数家庭为了孩子们付出无数艰辛后,即将迎来收获的时刻。每当此时,层出不穷的美好祝福词便纷至沓来,如状元及第、三元及第、金榜题名、魁星拱照、蟾宫折桂、独占鳌头、文星高照等,这些吉语皆表达了人们对学子们高考顺利的殷殷期盼。今天我们品赏一件清代顺治时期的青花五彩状元及第诗文罐(见图),为万千学子送上真挚的祝福。
此罐高29厘米,口微侈,短颈,丰肩,敛腹,下承平底。通体施白釉,外壁装饰青花五彩,颈部绘洞石花卉纹,颈肩处饰锦地纹,腹部绘状元及第图,画面中锦衣状元戴高冠,骑骏马,宫花斜插乌纱帽,华盖映朝日,仪仗前后,各有侍从,欢声鼎沸。画面中状元郎面前留白处,隶书诗文“一色杏花红十里,状元归去马如飞”,与画面颇为贴切。此罐釉面莹润,青花柔和雅致,五彩艳丽醒目,故事题材新颖,传达了浓浓的祝福之意。
清顺治时期五彩瓷的装饰,一部分保留明嘉靖特征,纹样满密,色彩浓重,突出红彩或绿彩,以锦地开光为多见,并多利用两种不同色彩来表现图案的阴阳向背;一部分则受明天启、崇祯的影响,画面疏朗,色彩淡雅;还有一部分在明代五彩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呈现出清代釉上五彩的新面貌。这一时期色彩以红、绿、黄三色较为多见,红色为枣皮红,绿色为深绿,均十分浓重。也有一部分色彩相对清秀、淡雅,釉面光亮匀净,呈色较淡,部分器物的颜色容易脱落,器物的纹饰多以人物画为主。常见的器型有罐、盘、瓶、花觚等。纹饰以花卉、人物、动物等题材为主,在花纹以外的地子上用红彩画出各种锦地纹饰,口部多饰酱色是这一时期五彩瓷器的装饰特点。
图中诗文化裁于苏轼《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原诗应为“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而这句诗文还有一段佳话,在北宋元丰二年(1079)间,大文豪苏东坡曾在徐州任知州。他的同乡张师厚赴京城开封殿试途中,特来徐州拜谒苏东坡,二人相谈甚欢。时值新春之季,杏花虽尚未开放,但是张师厚辞别时,苏东坡特意在放鹤亭为他饯行,并赋诗两首。其中一首就是为预祝张师厚此行必定金榜题名,赢得状元归。据说杏花开于农历二月,时值应试之期,故有“及第花”之称。“新郎君”是从唐代开始对新科进士的称呼。由此可见,诗文中的“一色杏花三十里”蕴含着多么充盈的祝福之意。
状元及第是中国传统寓意纹样。“状元”制度最早出现在唐代,在明清时期最为流行,象征功名和高官厚禄。《明史·选举志》云:“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金榜题名时”,为旧时儒生所求。一旦“状元及第”,骑马游街三日,好不威风。民间对此,并不人皆幻想。然红袍白马倒也喜气洋洋,故以“状元骑马”祝吉。唐朝诗人孟郊在《登科后》中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即是此意。
此罐时代特征明显,纹饰描绘细腻生动,吉庆之意甚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