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第08版:闽南文化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鸿翼扬风山海情

狮城诗联夜话

鸿鸣碧海中,连舸击浪乘风竞;

山绕青云外,僻野飞歌踏露归。

狮城东北角,草木葱茏的半岛,礁石突兀,涛声依旧。白鸥飞掠,海天一望无际,环抱这十里沃野,山与海在此处交融成人间的胜景。鸿山——滨海侨乡新镇,在日升日落、潮起潮退中,在城市的喧嚣外,驻守着年复一年的宁静与繁华。

渔歌唱晚伴鸥鸣,

沐雨乘风铁骨铮。

满载金涛迎旭色,

帆艨竞发涨潮声。

繁忙不停的东埔渔港,渔船穿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东埔古称“东波”,清代《西山杂志》记载:“东埔一称东波,谓东方大洋之波涛也。”村落东临大海,波涛万顷因而得名。天未破晓,渔港码头熙熙攘攘、川流不息。渔获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渔民们赤裸着古铜色的脊背,在阳光下镀成了金黄的耀眼,腱子肉强壮地擎起生活的沉重,吆喝声、笑语声充斥在咸腥的海风中。

狂焇竖槊乱旌飞,

劈浪东南铁甲威。

一统山河当我辈,

男儿岂惜血征衣?

瞻仰着充满传奇色彩的东埔邱氏宗祠,眼前不由涌现一幕幕悲壮场面。三百多年前邱天胜将军参加平金厦收彭台战役,在硝烟战火纷飞、刀光剑影纵横中,血染征袍,为维护祖国统一立下赫赫功勋,后受荣封家族为“四世一品”。而今,“四世一品”圣旨由邱氏后人捐赠给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收藏,凝视这一行行残遗的痕迹,这不仅仅是一纸文字,更是百姓的心声,历史的见证。

慈眉靖海,福泽黎民尊土地;

粉黛登场,戏传世代唱合春。

走进风光壮丽的伍堡村山海宫,宫阙幢幢,赭墙红瓦,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闽南第一土地神”,俗称“土地公宫”,当地渔民出海的保护神。“白浪逐金沙,青帆接海天”,山海风光、民间信仰、海鲜小吃在此融成闽南特色的著名风景旅游区。

山海宫左侧,有一座难得一见的戏神庙,相传泉州“世合春”梨园戏班到土地庙前演戏酬神,经台湾香客邀请抵台演出,蜚声两岸。演出返航途中,戏班演员不幸遇狂风翻船遇难,尸体全部漂到土地庙前的港澳里,当地乡民把他们葬于长龙山上,后移葬在土地庙东侧墓穴里,并刻有“戏神墓”石碑。台湾民众闻之特地打造一艘石船送到戏神墓旁祭奠,祈求日后一帆风顺,这一古迹铭记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

“碧海扬波翩一鸿,长鸣振翼揽晴空。”远处鸿山热电厂转动着这个城市的轮轴,马不停蹄为狮城输送着生活与生产的动力,点亮了千家万户的光明,点亮了一条条征程下向四面八方的延伸。鸿山,在山与海之间,鸿鹄正展翅飞翔,飞向广袤的未来……

(洪亚怀)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