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第05版:民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凝聚更多公益力量 减压暑期少儿“看护难”

今年这个暑期,石狮各镇(街道)、村(社区)、工会、关工委等相关部门,公益机构、社会志愿者等资源,继续联动发力,依托“党建+”邻里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村居“复兴少年宫”、儿童之家甚至警务室等平台,通过开设暑托班、夏令营、暑期营等形式,让不少孩子度过了一段安全、有趣的假期生活。

其实,在“双减”政策落地前,如何解决孩子假期看护难问题,石狮已经有了多年的探索。譬如蚶江洪窟警务室联合大学生志愿者,开办了10余年的“义务家教班”,让一些务工家庭子女暑期不至于因“散养”而耽误课业、在家沉迷于电视,甚至跑到水塘玩水而产生安全隐患。还有沙美等村庄,则组织周边青少年儿童,义务进行地方非遗项目“狮阵”的教学,让孩子们既强身健体也传承传统文化……这两年,随着村居“复兴少年宫”和“党建+”邻里中心等平台、载体的丰富,多方服务资源进一步整合集纳,让青少年假期照看乃至日常周末活动等,有了更多保障。

这些自发动作,为缓解双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孩子假期“看护难”压力,提供了不错的出路,值得鼓励并坚持。当然,从暑托的广度和深度看,相关单位、机构提供的服务仍值得持续完善。

首先是服务覆盖面问题。从笔者了解的部分情况看,一些暑托班或暑期成长营,参与人员其实不多,这有家庭需求的关系,也同前期的宣传是否充分有关。如何更为有效地让更多有实际需求的家长知晓、并让孩子参与其中,主办单位的宣传可以更扎实到位些,譬如通过学校渠道向家长告知,在日常网格走访时向家长介绍并相互转告,等等。此外,服务资源在点位上的分布不均,导致其服务辐射半径有限,也直接影响了参与面。毕竟,就近让孩子参加活动,省去来回接送的折腾,本就是家长送孩子去暑托班的初衷。

其次是服务广度问题。从笔者了解的几个夏令营来看,一般就开设一期,时间在半个多月、一个月不等。换句话说,两个月的暑期里,还是有不少空当是需要家长自行解决孩子看护问题的。尽管活动难以尽善尽美,但有一半假期甚至更多时间需要家长继续操心,这多少有点遗憾。其中的原因各异,诸如志愿者、志工等公益服务队伍不足是短板之一,这也当成为各地后期整合多元服务资源、提升假期服务时限的努力方向。

总而言之,暑期托管服务尤其是公益性服务,既能减轻家长负担,又能促进学生安全、全面健康成长,是一项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有益探索。但如何让服务更加到位,需要凝聚最大的社会合力,激励各方积极参与其中,坚持公益普惠原则,才能真正做到社会成本与服务质量的双赢。

(康清辉)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