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第10版:陶瓷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清代青花“严子陵故事”纹鼻烟壶

■安徽合肥 刘东

鼻烟壶是盛装鼻烟的器皿,主要流行于清代至民国时期。鼻烟壶的材质多种多样,至少有玻璃质、瓷质、玉质、金属质等几类,其中瓷质鼻烟壶主要由景德镇窑生产,本文介绍一件清代青花“严子陵故事”纹鼻烟壶。

这件青花鼻烟壶(见图),高7.3、口径1.1、底径2.3厘米,安徽博物院藏品。该鼻烟壶形体小巧,小口,直颈,溜肩,长弧腹,隐圈足。瓶身一面绘一位垂钓者,他头戴斗笠,身着蓑衣,手握鱼竿,身旁放着鱼蒌,右上角题“严先生”三字。瓶身的另一面款书“何事刘文叔,近我故人足,偶然共卧天象移,诚哉!启堂。”从其风格与纹饰题材看,应为清代道光年间物件,晚清寂园叟的《匋雅》中记载:“道光窑喜于茶杯或鼻烟壶上画极小之人物、树木。”

据考,鼻烟是明代中后期经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从成分上看,鼻烟是由优质的烟草辅以薄荷、麝香等香料制成,将这些原料碾成粉末,闻之可以起到提神醒脑、缓解疲劳的作用。正因如此,鼻烟传来后,深得文人士大夫的青睐。

到了清代,人们开始采用各种精巧的容器盛装鼻烟,渐渐地将这类器皿称作“鼻烟壶”。为了便于随身携带,鼻烟壶的体积都很小巧,打开盖子便可吸鼻烟。

鼻烟虽是舶来品,但鼻烟壶却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首先,从材质上看,瓷质、玉质都是中国所特有的。其次,鼻烟壶的纹饰图案方面大多蕴含着传统文化。这件鼻烟壶的图案与东汉时期著名隐士严子陵有关。严子陵,名光,字子陵,两汉之际会稽余姚人,他年轻时与刘秀是同窗好友,又颇有名望,刘秀称帝后,多次请他入朝为官。然而,严子陵生性厌恶官场,于是他隐居到富春山中,终日于溪水边垂钓,悠游自在,怡然自得。严子陵淡泊名利的品行备受后世文人赞誉,这一题材也被广泛用于各类器物的装饰纹样上。作为清代文人雅士们近身之物的鼻烟壶,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纹饰题材也体现了清代士绅们的审美品位,是收藏品中的重要门类之一。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