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第05版:网事·镇村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文明用网 遏制“网暴”

网络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大家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不同地区发生的事情。然而它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网友很有可能会因为片面的视频而进行断章取义,通过网络不实发言给他人带来“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又简称“网暴”)是一种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暴力形式。它是由网民发布“诬蔑性、诽谤性、侵犯名誉、损害权益、煽动性”的言论、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到网络上,对他人的名誉、权益与精神造成损害。

近日,武汉一位街边卖糖水的老人登上了热搜。老人摆摊卖了17年的糖水,坚持两块钱一杯不涨价,市民纷纷点赞,网友亲切称他为“糖水爷爷”。突然间走红,却引来不少质疑和“网暴”。有人说老人不戴口罩、不戴手套、食材不干净,还有人说老人卖糖水是因为子孙不孝,无依无靠。面对网友恶意指责,家人被网上不实言论伤害,一肚子委屈的“糖水爷爷”思虑再三决定和老伴一起回老家,不要出摊。老人希望他的遭遇不会在别人身上重蹈覆辙,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善待。

这本是一个良心老人摆摊17年坚持不涨价的感人故事,结果却遭到网络可怕的质疑和“网暴”。看到糖水爷爷被“网暴”,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控诉:网友@晚风许暮色“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那些无处不在的键盘侠们,这就是你们带给安稳社会、美好生活的回报吗?”网友@天津贰伯“不行好事的人,也见不得他人行好事。从不以善意理解他人,恶意揣测被无限放大……自己做不了那束黑夜里的光,还要掐灭现有的美好……你说,这个世界是怎么了,病到如此地步?”网友@任芳颉“不是每个人都想成为网红,没有哪一个普通人,经得起网络舆论‘找茬式’的审视,如果善良一再被恶意冲击,我们终将失去这些慰藉心灵的微光。”

近期类似“网暴”事件还有多起。上海疫情期间一高校女生花5万元向全校同学捐赠70箱巧克力,本系佳话,却遭“网暴”质疑;一名“95后”女孩,仅仅因为染了一头红发而遭到网友无端诋毁;消防员救人之后用水降温,却被网友质疑是浪费水资源……一个个令人感到愤怒的事件中,丝毫不见网络“键盘侠”的善意与克制、文明与敬法,有的只是一些网暴者的狭隘、阴暗与张狂。

随着网络发达和言论自由的影响,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网络暴力”受害者。网暴者不仅是对他人生活的粗暴干涉与污蔑,更是无视法律底线。网络文明,人人受益;网络污浊,人人受害。2022年4月,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网络暴力专项治理行动”。通过建立完善监测识别、实时保护、干预处置、溯源追责、宣传曝光等措施,进行全链条治理。治理“网络暴力”,坚决不能手软。对于那些信口雌黄、满嘴恶言的网暴者,必须见一个打一个。让网暴者为言行切实承担法律后果,才能构建起清朗文明的网络生态环境。(郭国彬)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