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版《永春县志》记载:苏坑镇熙里村有孤峰独耸,唐代时当地有古德院。在靠近东坑寨的地方,岩壁上有三方摩崖石刻。其一:楷书“东熙里”,字径15厘米;其二:象形“魁”字,字径57×38厘米,以丑人形作“鬼”旁,以七颗星作“斗”旁;其三:篆书“文明气象”四字,字径35厘米。其在2007年,被列为永春县文物保护单位。
此为“东坑(行政村)寨摩崖石刻”,其中“魁”字,疑为明代张瑞图所题。据介绍,苏坑镇原有14个山寨,3大土楼,而今山寨与土楼皆大多已消失不见,只余遗址。土楼之一,位于苏坑镇嵩溪村修德堂左侧,该土楼围墙高达二三十米,分为两层,现只余底座。
据文史学者王赞成介绍:其象形“魁”字,为“魁星踢斗”,寓意当地人才辈出。此三方石刻,疑似明代所刻。
据永春本土文史专家林联勇撰文介绍:此“魁”字主体形似一个鬼怪,头戴面具,几无身躯,两脚硕大,一脚站立,一脚盘屈,整体狰狞,使人心生寒意。此“魁”字与其近处的“文明气象”石刻相结合,表明古代文人追求“魁星点斗”之愿景!
在笔者眼中,此“魁”字似一个在嬉笑打闹的小鬼,它喜好活泼生动的氛围,露出笑脸,面向天空,始终乐观向上,让人不禁想要靠近与亲近!我去观看它时,正巧阳光点点照在其上,因而形似在绽放笑容。如果阴天去看它,大概感触会有不同。
(洪少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