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老年群体普遍存在“慢病为主,多病共存”的问题,老年群体对慢病管理、照料服务、长期看护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一社会热点问题也是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政协委员蔡建通指出,农村老人因传统观念,不愿到市区或陌生环境养老,更倾向留在本村养老,农村老人养老难题突出。
蔡建通建议,可以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为基础,联动各级各部门各村居各老人协会,盘活村居卫生服务站、村集体资产等闲置资源,比如,依托宝盖镇后垵村闲置集体资产作为前沿阵地,创新构建“家门口”健康安居、公益普惠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家门口”的优质医疗资源,真正实现“以医带养,康养融合”,破解养老难点痛点。
还可多渠道、多形式培养养老服务人才,提升医疗养老服务水平。引导我市职业院校设立“医养护理”专业,培养一线护理人员。将养老护理员纳入公益性岗位范畴,设立政府特殊岗位补贴,提升养老护理人员工资福利,确保护理人员“留得住”,提高“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能力。
另外,建议因地制宜统筹城乡养老事业发展,以医养结合模式为主体,努力打造集康复、医疗、护理、文化旅游、养老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社会化、开放式的综合养老服务机构,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融“居家-农村-机构”协同发展的医养融合服务模式,搭建线上线下、智慧远程、医养服务大数据平台。(记者 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