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金秋时节。每年这个时候,一股奖学助学之风便从石狮各个角落刮起,社会各个层面纷纷开展奖学助学活动,奖励优秀学子、资助困难学子。在为石狮崇教尚学之风与社会各界重视教育点赞的同时,笔者想说的是,获奖受助学子在收下这份奖励或资助时,应懂得“红包”里的心意之所在,更应常怀感恩之心,备足奋斗之力,将激励化为动力,争取更优成绩。
石狮是一座文明之城、有爱之城,对于教育的重视、人才的培养、青少年成长的关心,从政府到社会,再到海内外乡贤,可以说,各个层面都十分上心、十分舍得。这么一种氛围,既可从时间的纵向上体现,也可从覆盖面的横面上感受到。
就拿东埔来说,早在清朝雍正年间就设立了“士子领银族例”奖学制,奖学传统延续几百年。至今,东埔三个村开展奖教奖学助学活动的公益慈善机构扩大至8个,其中包括由各方共同参与组建的教育促进会,也包括海内外乡贤、热心企业家以家族名义成立的教育基金。这是石狮重视教育传统由来已久、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的一个缩影。不得不说,这样的氛围越来越浓,各村(社区)不断涌现出新的教育基金、奖学基金。
我们既要为石狮这股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感到振奋,也要给广大青年学子加油打气,希望能够产生力量的传递。笔者以为,“奖励”是有两层意思的。从词语解释来说,奖励是一种激励手段,是焕发人们的荣誉感和进取心的措施。社会各方奖学助学,既是对学子之前所取得的成绩的一种肯定与褒奖,也是对未来的学习工作的一份期许与激励。最为重要的是,各方希望通过奖励,鼓励学子们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更希望的是,学子们有所学、有所成、有所为,今后为家乡、为社会、为国家争做贡献。即,大家收到的不仅是一个红包,还有一份关心、激励与期许。
收取心意,要懂得感恩之心,这是前提;收取心意,要懂得拼搏进取,这是回报。此时,你或许已经迈入高校,或许正将启程,在装满行囊时,不要忘了将社会各方的激励与期许装到心里,带进新的学习生涯。懂得感恩、懂得拼搏,做一名有为青年。这就是大家所期待的样子。
(林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