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石狮 王国良
赏瓶始创于清雍正,是由雍正督窑官唐英“参古今之式,动以新意,备储巧妙”而奉旨审定的款式,乾隆朝以后广泛流行。因多用于皇帝赏赐下臣,得名“一品清廉”,品种以青花为主,后期亦多见粉彩与单色釉地描金。赏瓶器型优美,适合于在器上绘制纹饰,赏瓶赐予功臣之后,此器将被放置于较为明显的地方,便于臣子观赏,感受皇恩。乾隆后每朝相袭,名称、器形及用途从未改变,沿用至宣统时期,成为清代瓷器生产中的一个传统器型。下面通过欣赏两件不同时期、不同釉色的赏瓶,感受这一典雅器型之美。
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赏瓶(图1),高37.3厘米,呈色浓艳微带浑融,胎釉光润坚致,宝光内蕴,纹饰绘画精细,花大叶小,繁密细致,枝叶绘意流畅,飘逸自然,点涂技法运用自如;底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光绪粉彩百蝶纹赏瓶(图2),高39.4、口径9.6、底径13.2厘米;器唇圆微外侈成喇叭形,长颈,鼓腹,圈足,平底;胎质细密,釉层均匀,透明度好;在口沿下方、肩腹交接处、腹底交接处三带状纹饰,口沿下方用金彩绘画连环如意头,腹部用上细下粗的金彩绘两道弦纹,其间为粉彩缠枝花卉,金彩“寿”点缀其间,腹底部为粉彩开光几何形图案,底部接足处为一圈绿彩。颈部、腹部的主题纹饰为彩色与形态各异的展翅飞翔的百蝶图。赏瓶上使用的各种彩料均发色纯艳饱满,保护较好,没有磨损和脱落现象;底落“大清光绪年制”矾红官窑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