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
第04版:民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打造家门口的优质医疗服务已成常态

社会评说

祥芝将健康科普送进企业,让员工在厂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诊疗技术;宝盖关爱职工健康,将义诊服务送进园区;永宁在辖区举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活动,为群众送上健康义诊和健康宣教……连日来,一系列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基层,为百姓带来源源不断又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详见9月16日《石狮日报》二版)

笔者注意到,石狮通过“医共体”模式下“群众不动医生动”这一路径,打造家门口的优质医疗服务已成为常态。

以往,石狮的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市级医院,市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薄弱,基层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较为突出。这也导致病人无序就诊、小病到大医院、名医看小病等现象,不少患者更转向外地就医,无形中加剧“看病难”。

随着石狮组建的以市总医院为龙头,两家专科市级医院及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同组成的紧密型“医共体”,“一家人”开启了有序合作和各自分工:急危重症、疑难病症留在市一级诊治,小病、常见病则下沉到镇村一级。这样一来,群众可以按照疾病轻重缓急和治疗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的医疗机构,从而形成合理就医和诊疗格局,有利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负责将“家门口”的医院办好,压力可谓不小。他们不仅要负责群众小病、常见病、慢病等治疗,还要承担一系列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成为健康知识、国家医疗政策的“宣讲员”,增强群众的健康意识、防病意识和治病知识。但也唯有如此,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小病、常见病进行兜底,才能真正实现上下联动、分级诊疗,市级医院也才能真正腾出精力谋求更大发展。

笔者看到,近年来,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在各自辖区发挥着“守门人”作用, “强筋壮骨”增强优质医疗服务供给能力的同时,坚持“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这一目标,开展各项义诊以及健康知识普及,将优质资源以各种形式常态化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群众家门口。

这一举措成效明显:有数据显示,村民看“小病”更愿留在基层,对于“家门口医院”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当患者主动用脚作出选择,就近就地寻医治疗,离“看病难”和“看病贵”的解决也就更近了一步。(小谢)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