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参加工作以来,李锦萍老师一直从事农村英语教学并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及英语备课组组长。她思想端正,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严格遵守教师法,严以律己,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职责感,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
作为班主任,每天从早到晚陪伴孩子成长,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关爱有加,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悉心为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在每次考试结束,及时对每个学生进行细微点评。对待班上学生,她都能给予关爱。身处农村学校,学生的情况五花八门,有留守儿童,有单亲家庭孩子……她能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应对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曾经她班上有一名男生裴某,因自小父母将他放在河南老家,故性格孤僻,不与人交流,经常顶撞老师或与人冲突。五年级起,父母将其接来身边,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收敛,稍有不如意,就与人发生口角甚至动手。李锦萍老师在初一接手这名学生之后,便不厌其烦,多次家访,多次与这名同学聊天,试着以朋友的身份慢慢打开他的心扉,了解其想法,最终使得这位同学融入班集体,改掉了时不时与人发生冲突的恶习。尽管这名学生最终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而转学,但他最终如愿参军,光荣入伍。
“老师不仅是学问的传递者,更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她理解学生、信任关爱学生。她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更注重学生高尚人格与爱心的塑造。她擅长抓住机会来教化,做到“润物细无声”。谢某(化名)看上去是一个冷漠、自傲、言语刻薄的女孩。李锦萍老师初接手新班级时,她曾看见这女生因为与同学发生口角而直接用热水泼同学时,第一反应是阻止这女生继续,但被女孩嫌多管闲事甚至还被女孩用东西误砸到手。虽然老师当场有点退却,但是想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她便耐心等待时机,寻找教育的契机。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她发现谢某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孩子,在某些科目的学习上表现还不错,书写也非常工整, 但就是待人刻薄,对人冷漠,因此也就导致同学们日益疏远她。作为班主任经进一步了解得知,她的个性与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爸爸在外打工,妈妈也有自己从事的事业,长期忽视与她的交流,导致教育方法欠妥当,母女一言不合就会恶语相向。为此,孩子逐渐变得冷漠,仇视身边的一切。为此,李老师决定以“爱”为契机,开导她,满足她,改变她。然而第一次谈话,谢某表现得极为平静,仅用寥寥数语来应付老师。过了几天,在批改英语单词听写时,李老师发现谢某的听写大有进步,于是李老师用纸条写下了:“孩子,你这次进步真的很大!你的书写也非常漂亮,看到你的字,对老师来说就是一种享受,老师很是欣赏你。”写好后,李老师放到了即将发下去的本子里面。第二天,在收上来的听写本里面,谢某画了一个笑脸。其后,只要注意到她情绪略有变化,李老师就会通过字条的形式来询问关心她,虽然谢某并没有回复什么,但是她与同学的矛盾越来越少了,经常时不时露出笑容。感恩节、圣诞节,李老师竟然收到了谢某的贺卡,虽然言语不多,但简简单单的“老师,谢谢你”意味着李老师成功感化了她。
一路艰辛,一路歌;几分耕耘,几分收获。李老师十几年如一日地忘我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敬业意识强,奉献精神好,潜心研究教学,在教学评价中,所带班级的成绩常名列前茅。为了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她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并取得石狮市英语片段教学三等奖,命题设计二三等奖,指导的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也有不错的表现。李老师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校优秀班集体”,荣获“2021—2022泉州先进班集体”。
作为一线教师,她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更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但她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
(记者 许小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