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第06版:网事·菁菁校园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文明用语 规范用字

“我真的栓Q了”“绝绝子”“yyds”“芭比Q了”“瑞思拜”“真的会谢”“你emo了吗”……你是否在日常生活听到这些网络用语,它们似乎已经融入如今的生活周围。随着青少年普遍接触网络并日益成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对网络语言的传播使用愈来愈频繁,当下学生的谈吐说话间,时不时用着这些网络用语。

小学作文现网络用语

近日,一小学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作文中写了“栓Q”,还写了一些老师看不懂的歌词。老师表示没有批评他,但也不会鼓励,会好好引导他,避免在作文里再出现类似的无意义“玩梗”。相关视频随后登上了热搜,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网友@彼端的星空:“网络用语就是网络用语,它不该作为书面语使用”;网友@Reyshen:“时代在变化,小孩子现在接触手机的机会不像以前,手机更像他们对外界探索的眼睛,也确实会耳濡目染这些七七八八的梗”;网友@来自双叶气质的超新星:“我不反对网络流行语,我只是反对在无视语境情景场合的情况下瞎用”。

“栓Q”一词来自于英语“thank you”的音译,原本是指谢谢的意思,但后来延伸变成表达自己对某件事情的无语。最早来源于两年前广西桂林阳朔县70后网红农民刘涛的蹩脚英文发音,后成了网友们争先模仿的对象。

网络用语易让语言贫乏

网络语言在丰富我们的语言,也在简化我们的语言,一个网络词语的迅速流行和人们简单粗暴地表达使用,会钝化我们语言的表达,让我们丢失了言语的美。有学者提醒:频繁使用网络用语,会导致我们语言越来越贫乏。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了。受访者认为语言贫乏的表现是基本不会说诗句(61.9%)和不会用复杂的修辞手法(57.6%)。调查还显示,出现语言贫乏的问题,70.9%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互联网时代要求更加直接和简洁的表达,65.4%的受访者归因于同质化表达、全民复制的网络氛围。如何改善语言贫乏的问题,75.2%的受访者建议我们应独立思考,训练自己的语言逻辑,59.7%的受访者建议创造鼓励多元化表达的平台和氛围,57.1%的受访者建议多读经典,提高个人文化水平。

文明用语 规范用字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他们,虽然可以享受到数字时代的红利,但是也可能需要面对网络世界带来的不良影响。如何引导他们正确用语:多位专家建议,青少年学生应当加强对经典的阅读,要学习和训练优美、准确的书面表达方式。学校、家庭都要参与到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用语,携手引领他们文明用语,规范用字。如石狮市9月份在全市掀起“说好普通话 写好规范字”的热潮,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制作手抄报、演讲比赛、朗读比赛、主题黑板报等活动。

我们在面对网络用语时,不应该一味地全盘接受,而是要保持一定的理性。(郭国彬)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