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佳谜赏心悦目。作为一位文史工作者和灯谜爱好者,我对这条佳谜的文化含义深有体会,不吐不快。
每座宗祠大都镌刻“忠、孝、廉、节”四个榜书和楹联碑文,在于教化族人对国家要忠,对长辈要尽孝道,当官为政要清廉,大是大非面前要有气节。读懂宗祠的楹联碑文,也就读懂宗祠教化功能的真谛。谜作者自撰二句式谜面,将非遗文化与宗祠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对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积极意义。有趣的是,我刚参与锦江纪氏宗祠碑文楹联撰写工作,颇得“题落款雕章镂句”之收获;国庆节携家人回老家参加宗祠落成重光典礼,具有“回老家祭我宗庙”之经历,谜作者这条谜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欣然为之撰写谜评,也是谜坛一段佳话。
弘扬传承非遗文化,是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谜人的社会责任。龙岩灯谜界推出“谜说非遗”全国灯谜创作赛活动,融非遗于灯谜,以灯谜颂党恩,效果显著,意义非凡。主办方将龙岩各县区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整理成册,尤其将非遗项目与传承人相衔接,此举甚好,既方便创作者寻找谜材,又拓展谜底延伸之路。好的种子必定有好收成,谜作者正是根据大量的谜材,通过各种排列组合寻觅出好谜底:“游祖地·吾祠凿字”。
“游祖地”是个好谜材,姓名转化为动宾词组,容易谋出好的原句。单个谜底略显单调,在这种大型主题创作赛中要脱颖而出很难。谜作者慧眼识金,拉来传承人的对应传承项目“吾祠凿字”,遂令谜底丰满了许多。然而,谋面的挑战性随之增大。“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聪明的谜人何惧“拦路虎”!汉字丰富含义成为射虎的强弓利箭,别解、借代是谋面破底的好方法。“游”原底为姓氏,别解为动词“游览、交游、行走”几个义项,以“游”扣“回”,即取“行走”义项,回互其辞。以“祖地吾祠”关合“老家祭我宗庙”,中规中矩。“雕、镂”皆是“雕刻”,指“在木石等上面镌字刻画”,这是宗祠建筑镌刻楹联碑文常见工艺。“凿字”扣“雕章镂句”,同义相扣。“凿”作动词时有“打洞、挖掘、凿眼”之义项,是“雕刻”的一种工艺,以“凿”扣合“雕、镂”,恐有“倒葫芦”之嫌,这是此谜之不足。
再读佳谜,我仿佛看到龙岩市级非遗传承人游祖地拿起凿刀、挥起榔头创作凿字技艺非遗作品的雄姿,我仿佛梦回祖地锦江携带子孙祭拜纪氏宗祠的情景。谜作为非遗传承题款立牌,为宗祠文化雕章镂句,堪称佳构。
谜底:游祖地·吾祠凿字
谜作者\评析者:金鸽\纪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