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
第09版:探索发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歙县竦口古窑陶文化传承弘扬价值重大

唐代窑具带铭文窑柱残件

唐代陶壶

唐代带窑工指印陶罐残件

汉代鱼形陶器

唐代陶具下水管

北宋窑具匣钵

五代—北宋青瓷花口洗

唐—五代青瓷陶鼓残件

北宋青瓷葵形小碗残件

北宋窑具匣钵

本报讯 近日,安徽省黄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部分专家学者赴歙县竦口古窑陶遗址考察,考察结果令人振奋。

竦口古窑址位于歙县桂林镇。从出土的陶瓷碎片考研,可知竦口古窑至少始于唐中晚期至北宋末,而以五代时期为盛。青瓷产品质量最佳,釉色均匀纯正,与越窑产品相似。器型主要有碗、盏、盘、壶、盅等,执壶一般为喇叭口,腹部常有瓜棱,碗盏多为五瓣葵口式,腹部出筋,圈足外撇。烧成温度高,胎薄,釉色光亮碧翠,击之锵然,媲美越窑上乘产品。窑具除发现匣钵外,还有垫柱、墩子、窑砖等。

竦口窑陶瓷研究所创始人洪兵介绍,他在竦口古窑址还发现了汉代陶纹碎片。他特地申明:他发现的汉代陶片,并非刻意挖掘寻找所得,而是竦口村民一次在村东某处掘地两米深植树,取出的泥土经雨水冲刷,最后显露出汉代陶片。偶然中自有必然,说明竦口古窑极有可能始于汉代,值得深入考察研究。

竦口古窑自南宋以降,千余年来一直没有再生产,但窑址附近仍保留大量五色陶土。洪兵夫妇利用当地陶土仿烧竦口古窑出土的唐宋瓷器,成果丰硕。竦口古窑址的发现发掘,对研究徽州古代陶瓷烧制技艺与振兴徽州古陶瓷产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洪兵系歙县洪坑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他原在上海经商,12年前巧遇瓷片收藏家俞峰,得知家乡有唐代竦口窑,遂回乡捐资注册歙县竦口窑陶瓷研究所,醉心于唐代竦口窑陶瓷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他是已故著名古陶瓷鉴定家张浦生的学生。(陈平民)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