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乡 张蒙
冯敏昌(1747—1806),字伯求,又字伯子,号鱼山,钦州人,是清代乾嘉时期誉满两广的书法家、教育家、诗人、金石学家。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户部主事、刑部河南司主事,师从翁方纲,翁方纲称赞其“以纯笃至行而兼众长”。冯敏昌书法诸体皆精,以“二王”为宗,广涉诸家,其师翁方纲曾评价其书法:“仙风道骨我不如”。冯敏昌书法以行草书为重,刚健遒劲,势若飞流,既有山川起伏之妙,又兼云卷云舒之姿。
新乡市博物馆藏有一幅清冯敏昌行书横轴(见图),纸本,纵64、横116厘米,为珍贵文物中的二级品。其书法内容为:“大岩之前,横岭之上,双峰如阙,中天豁开。长涧南泻,诸泉合漱,一道瀑布,百丈悬流,望之雪飞,听之风起。石梁翠屏,琪树珠条,信足赏也。”出自唐代诗人崔尚所写《唐天台山新桐柏观颂(并序)》中对天台山桐柏宫四周景色的描写。左侧题款:“书应捷三老长兄属,鱼山冯敏昌”,款下钤印两方:上为白文方印“冯敏昌印”,下为朱文方印“伯子”。
该行书条轴以方笔为主,刚柔并济,遒劲矫捷,笔走龙蛇,一气呵成,其间轻重跌宕,正欹相倚,映带互连,舒卷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