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抱着手机不放,手机没电便坐立难安、时刻离不开WiFi……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频繁使用智能设备,有的甚至成了过度依赖社交媒体和网络群组的“网瘾老人”。近日,不少老人的子女向记者吐露心声,这些曾贴在“网瘾少年”身上的标签,如今已经成为很多“银发族”的真实写照。
当小林将妻子做好的饭菜端上餐桌,一家人准备开动吃饭时,可他的母亲却还在房里玩手机。“妈,别玩手机了,饭菜一会都凉了!”见母亲迟迟没从房里出来吃饭,小林便起身敲开了母亲的房门,冲母亲嘟囔道。“我妈现在网瘾特别大,一天能刷五六个小时的短视频,有时候到深夜一两点也不睡觉。”
“我爸也是,每天抱着个手机,在沙发上一坐就是老半天。”在某机关单位上班的小陈告诉记者,自两年前,他教会父亲使用智能手机操作后,简直是帮助父亲打开了手机里的新世界。“打开手机看小说、刷短视频,几乎成了我爸当下的日常。”采访中,记者发现,类似的“网瘾老人”绝非个例。68岁的陈阿姨加了10多个微信群,每天早上6时,她都会准时收到各个微信群群友的“早安”,晚上11时大家又会互道“晚安”。每一次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都会让陈阿姨兴奋不已。
老人借助网络获取资讯、沟通联络、紧跟时代步伐本是一件好事,但是一切事物都是过犹不及,老人从“触网”走向了“溺网”,这显然与提升老人幸福感的初衷背道而驰。来自石狮市老年学会的老蔡对此表示,作为子女或志愿者不能一味地只将老人领进互联网的大门,匆匆退场,老年人与互联网的“相处之道”也应该成为当今社会探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如果你有好的点子,欢迎来电13636984670进行讨论。
(记者 刘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