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伟
张菱儿是一位有创作力的儿童文学作家,这些年来不断地产出,不断地尝试。《红狐狸先生的玩具店》是这种文学探索的新成果,也显示出张菱儿新的文学视野。
《红狐狸先生的玩具店》是一部指涉“自我”的作品。故事中的多个角色,都因发现自我、发展自我而不断地丰富起来,甚至得到了解救。
这部作品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自我,会迷失在生活中的误会、交往中的磕磕绊绊中。红狐狸先生可谓这一类的典型,他是月亮镇最具才华的玩具制造家,但冷漠地与外界接触,他的自我处在严重的隔绝状态。最后,他在熊孩子的帮助下,重新发现了自己。
我们可以把这部作品看成一个象征型文本,它象征着一种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坚持到最后,自我会得到完满;这需要一个过程,可能这个过程会有波折,还会有痛苦,但过程让自我不断丰富、不断真实。
儿童文学作品,故事可能简单,但寓意可以深刻。深刻的道理,就在于这种对象征性的塑造。那么,作者是如何呈现“自我”这一主题的?
首先要注意到的是作品中的那种“悬疑—释疑”的氛围。作者善于制造悬疑,这一个个悬疑决定了情节的走向,并让“自我”逐渐剥离。
其次要注意到的是作品中那种善于制造“矛盾”的文学技法,把自我放在矛盾的故事情节中,最后让矛盾双方都因矛盾消解而融合,自我也因此得以解放。
无疑,文本中最重要的矛盾方就是红狐狸先生,他具有多重矛盾关系,是一个具有丰富矛盾的形象。优秀的作家能够娴熟地构造矛盾、理解矛盾,并因巧妙地化解矛盾而使文本得到新的升华。这就是张菱儿的艺术构造力。
张菱儿是一位较为成熟的儿童小说家,她对塑造不同的角色有渴望,对雷同的写作方式有抗拒。《红狐狸先生的玩具店》属于全新的题材、全新的想象,它的特点就在于象征型的文本色彩。
这样的文本在张菱儿的创作生涯中是一种新的跃升。任何作家都会珍惜这样的跃升,珍惜它,就是珍惜自己的文学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