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杂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以金廷标《秋山行旅图》为蓝本雕琢的玉山

■山东 郑言

玉山是用玉雕出的立体山水小景,雕刻时先绘出平面图,再行雕琢,故常以图命名。《秋山行旅图》玉山(见图)即是以清代宫廷画家金廷标的《秋山行旅图》为蓝本雕琢而成。此件玉山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高130、底宽70、厚30、铜座高25厘米。这件作品整体气势磅礴,风格雄浑,技法高超,远近景物曲折有序,层次分明。匠师们通过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量材施艺,利用玉材本身纵横起伏的绺纹雕琢出崇山峻岭、嶙峋巨石、千沟万壑、崎岖的栈道和漫山遍野的苍松翠柏;利用玉材上淡黄色的瑕斑表现秋风萧瑟,山林落叶、草木枯黄的景色,将玉料的特点与雕琢的题材自然地融为一体,巧夺天工,可谓是清代玉器史上的巅峰之作,与《大禹治水图》玉山、《会昌九老图》玉山并列为故宫三大玉山。这件作品的成功与乾隆皇帝密不可分,倾注了他的才智。

乾隆三十一年(1766),新疆向朝廷进贡一块重达500公斤的玉石。乾隆帝看到后,很是兴奋,下令按照金廷标的《秋山行旅图》雕琢此玉。金廷标生于浙江湖州。乾隆南巡的时候,金廷标进献画作,深受皇帝喜爱,成为一名宫廷画家。金廷标技法全面,可以画山水、人物、花鸟、果蔬等各种题材。乾隆很欣赏金廷标,将他的70余幅作品收入清宫书画著录书《石渠宝笈》中,《秋山行旅图》也在其中。这是一幅纸本水墨画,描绘了金秋时节的迷人景色,画面优美,意境深远:巍巍高山,潺潺流水,秋枫尽染,分外妖娆,群山之中,赶着毛驴的驮队在艰难地跋涉。乾隆曾作诗称赞:“陡峡回溪鼓怒波,两峰中辟路嵯峨。上冈已费千般力,下坂还愁一往过。旅客问程聊憩息,蹇驴饮水得延俄。分明青石梁间景,不是亲行解绘么。”清廷内务府造办处接旨后,立即组织玉匠雕琢。据档案记载,“乾隆三十二年六月二十九日,造办处谨奏请旨事,今查凿堑《秋山行旅图》,已做六个月夜工,四个月日工,约得二成,共用过买办银六百零七两。”从这段记载可见雕琢工作之艰难,24人同时操作,前后用了十个月才完成全部工程量的五分之一,进度非常缓慢。

俗话说“天下玉,扬州工”。扬派玉雕是我国四大玉雕流派之一,其工艺水平一直居全国之首。随着扬州的三度繁荣,琢玉工艺出现过汉、唐、清三次高峰。扬州玉雕具有“浑厚、圆润、儒雅、灵秀、精巧”的特征。清代中叶,扬州成为全国琢玉中心。乾隆于是下旨将玉料由水路运往两淮,由扬州承做,并要求:一是“细”,即要求雕琢工艺精致、严谨;二是“雅”,即要求作品具有高古、淳朴、典雅的韵味。两淮盐政奉旨雕琢如此大型的玉山,可是头一遭。他们决定面向扬州招募能工巧匠,经过挑选,最终招募了3000名扬州玉匠投入这项工作。通过工匠们昼夜辛勤操作,精雕细琢,历时四年,终于完成了这件作品,总共耗费白银一万五千两。

乾隆三十五年(1770),玉山经水路运回北京。乾隆看到《秋山行旅图》玉山布局错落有致,秋意浓厚,意境高旷,人物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可谓鬼斧神工,他非常满意,龙心大悦,于是赋诗一首:“和阗贡玉高愈尺,土气外黄内韫白。量材就质凿成图,不作瓶罍与圭璧。关山行旅绘廷标,峰岭叠叠树萧萧。画只一面此八面,围观悦目尤神超。岩龉之处路疑断,云栈忽架接两岸。策驴控马致弗同,跋涉艰劳皆可按。大蒙至此万里余,图中隐括殆尽诸。各有恒情每廑彼,不宝异物徒惭予。”诗中描述了玉山做工之巧、琢磨之精,赞颂了制作者的高超技艺。乾隆三十九年(1774),乾隆帝再次作诗赞曰:“主峰独隆崇,盘磴自逶迤。天容上覆青,树色侧含紫。太白歌蜀道,延之咏玉水。谁知考工氏,合相会斯旨。质之关仝画,卒难分彼此。”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