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网事·镇村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注意!这不是任性和叛逆

重压 新华社发 徐骏 作

据《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青少年的抑郁症,其高峰年龄与青春期是有点重叠的,因此更多时候不易被察觉。如何发现孩子有抑郁症倾向?需要引起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足够重视,并为之共同努力。

抑郁症发病群体 呈年轻化趋势

大部分人总以为抑郁症是成年人才会有,殊不知儿童、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容易患抑郁症。据《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28%。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可见,青少年群体占很大一部分。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社会亟须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

根据调查显示,77%和69%的学生患者在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中易出现抑郁。对此,很多网友发表了感受和看法。网友@吴宣仪小小呀:“青少年对生活的迷茫和不被理解,还有社会上很多打击极易造成抑郁”;网友@二楼DrEaM:“我吃抗焦虑和安眠药已经有一年多了,今年回家被妈妈发现,妈妈很担心我发生什么事”;网友@奔跑的米多多:“想起了当年高考,打工多年的妈妈回来陪我,考完后的那天晚上,我做梦哭醒了,我妈温柔地跟我说,考不好没关系,这世上能做的事情很多,不是只有考大学这一件事。后面遇到再难的事,我会想起这件事,绷得很紧的时候,稍微松一松,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也不要逼别人太紧,毕竟这世上能做的事情还很多。”

青少年抑郁亟须重视

在这份蓝皮书中,提到63%的学生患者在家庭中感受到严苛/控制、忽视/缺乏关爱和冲突/家暴。长期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愉悦感缺失、注意力不集中、易发脾气、冲动暴力、不合群。很多家长都只看到孩子的行为表现,却看不到背后的情绪和精神因素,把问题简单定性为不爱学习、青春期叛逆或者意志力薄弱。长此以往,导致青少年抑郁得不到及时发现,最后发展到有自残、自杀等倾向。对青少年患者而言,父母发现其患病是极为关键的一环。他们能否及时察觉孩子的异常,并给予有效关注和引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的病情走向。

心理专家表示,青少年患抑郁症的现象不容忽视,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努力。在家庭方面,尽量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避免打骂、讽刺、挖苦,多予以鼓励,帮助青少年树立自信心;多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和情绪,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学校方面,老师除了关心青少年的学习之外,还要多关心青少年的其他方面,如人际交往情况,及时发现隐患。定期开展青少年和家长心理健康讲座,有助于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和干预。社会方面,要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去看待青少年抑郁症。抑郁症不是懦弱,不是心理素质差,更不代表失败。放下偏见、歧视和指责,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身陷其中的青少年和家人获得温暖。(郭国彬)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