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红色印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抗日根据地村民补契

图1

图2

■浙江杭州 徐建平

这是一份补契,虽然有些残破,但上面的“农会主席”几个字让我感到这份补契里面应该有故事。因为在民国三十一年(1942),在赤岸村有农会,这个农会是谁领导的?带着这个疑问,笔者买下了这份补契。 这份补契共有两张。其中一张为手写(图1):同保证人张吉祥、张补心,赤岸村长张文义,农会主席张贵福,立补契人张德堂,今补到磨曲水地壹片,叁亩大小,根条在内。其地东至渠路,西至大官路,南至张全义、张文亭,北至张庆珍、张满禧,各取四至明白。水流行道依旧往来。按时补契作价洋肆百元整。因敌人扫荡准备,放地洞烂坏无存,今同村长、农会主席证明,保障其土地永久所有权,恐后无凭,立补契为证。上带本地原(这里应该少一个粮字)壹斗贰升。民国叁拾一年拾贰月十五日。补契人张德堂具。

另一张是在印制成制式契类格式(应是县政府印制的)表中填写具体内容的补契(图2):立补契人张德堂,今将自己坐(座)落赤岸村东磨曲地叁亩,东至渠路,西至大官路,南至张全义、张文亭,北至张庆祯张满禧,上下金石土木一并相连。同中说合情愿,因原契烂坏无存立补契,名下言明时价洋四百元,当时钱业两交,各无异言。自补之后,倘有亲族邻佑争执或先界未赎情事,由补主一面承当,与主无干。恐口无凭,立补契为证。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十二月十五日,立契人张德堂,原契张数壹张,公证人李庆口,农会张贵福,说合人,原带粮数,粮壹斗贰升,产邻,村长张文义,书契人张双全,税款,税契年月,收款人。

两份契纸上盖有“涉县县政府印”完整印文一枚,骑缝印文2枚,村长和农会主席的私人印章各2枚,在手书契的左侧有一长条形印文,放大镜下依稀可辨为“涉县赤岸村农民救国会”,在手书契正文第四行补写的“因”位置和左侧农会长条章上方各有一方章印文,印文文字已无法辨认,但可推测为是涉县赤岸村的一枚公章。另外在第二同保人张补心名字下还有一枚墨手印纹。

根据大方形公章“涉县县政府印”,很快就确定赤岸村是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河南镇的一个村,而且是一个赫赫有名的村子。根据邯郸地方党史介绍,赤岸村在抗战时期是八路军129师司令部的所在地。同时,华北新华广播电台、新华日报社等110多个党政机关长期驻扎于此。刘伯承、邓小平、李达、黄镇、李雪峰、赖若愚等领导都曾在村里办公和生活。1940年6月,八路军129师司令部从山西省辽县(左权县)桐峪村迁驻涉县常乐村,12月迁驻赤岸村,直到1945年12月迁往武安的下柏树村。在赤岸期间,刘邓指挥129师官兵,参加大小战役31000多次,收复了198座县城,把晋冀鲁豫边区建成了华北最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551万。兵力由出师时不到1万人,发展壮大到有30万正规军、40万民兵的强大队伍。在这里,刘邓领导全边区对敌开展战斗,粉碎了侵华日军无数次的疯狂“扫荡”“封锁”“蚕食”与“清剿”,组织召开过许多重要会议,发布过许多有关根据地巩固、发展的大政方针。

正是源于这么雄厚的政治基础,所以我们今天才能看到,当年一个村级组织为老百姓办事的认真程度。当一个村民在躲避鬼子“扫荡”时,因把家里的宝贝地契藏在地洞而造成“烂坏无存”时,村长、农会主席帮他召集相关人员予以补办,并在补办时严格按操作程序办,比如盖章、按手印、在增补字的位置盖更正、加注印等。

另外从两份文书签署的时间都是“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十二月十五日”来分析,当时的县政府机关应该在赤岸村或附近。综合来看,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下,农民们从抗日政府那里领到的土地证或地契被丢失、烂坏、烧毁等不会是少数,但八路军领导的抗日政府不仅想到了,而且做到了“一切为人民”,做好了补办的准备。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