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 苌乐 尹钊
春秋战国以来,铁农具和农耕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应用,使汉代的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到汉武帝时,社会经济发展达到极盛。在厚重的石板上,汉代徐州人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仅将农耕这一生产生活与高高在上的神人联系在一起,更将平日里劳作的场景注入艺术创作中,刻画了不朽的传世佳作。
如图1,纺纱织布画像石,江苏省铜山县青山泉收集。该画像石分为上下两组:下层刻建筑,有两人坐榻上交谈,屋外有刚卸的车马。上层为纺织图。共刻四位妇女,有的在纺线,有的在织布,梁上悬有四轴纺线。坐在织机上的妇女正转身接抱送来的小孩,反映出编织女工的忙碌景象,生活气息十分浓郁。实际上,这块画像石刻画的是汉代徐州地区王公贵族和地主富商所自营的纺织业,他们以此致富。
如图2,江苏省铜山县洪楼汉墓出土,表现了地主庄园生活的一部分。上层为迎宾人物图。下层右侧刻墓主人及其家人正坐在殿堂上观赏杂耍,左侧屋内有几个妇女仍在编织劳作。屋内有一脚踏提综斜织机,一织女坐在织机前转身与纺纱女交谈。待纺的丝一端结系在纺车的铤子上,纺者一手摇纺,一手握丝,丝的另一端穿过檐下的横杆,下垂成为两段。纺车右方为一络纱女,其前放着短箸搭成的三角形架“络笃”,丝的一端缠绕在箸上,其上端也穿过檐下的横杆操握在女子的手中。这种操作可能就是调丝。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间里,渔猎采集也是人们农业生活的重心。但随着农业的发展与养殖业的产生,渔猎采集经济逐渐退居为次要地位的农业劳动,并且其内涵发生变化,在谋生手段之外也成为统治阶级用以娱乐的田猎活动。在徐州的汉画像石中,有关渔猎采集主题的不如农耕主题的多;而四川、内蒙古和甘肃等地区出土的渔猎采集类画像石比徐州的多。徐州的地理环境影响了汉代人的农业生活,又间接影响到了汉画像石的创作内容。
如图3,捕鱼画像石,江苏省睢宁县朱集镇出土。该画像石表现了江河上车马过桥和捕鱼的场面。桥上为两坡式,桥身耸起,桥上车马不绝,桥下刻了四渔人,他们驾三舟捕鱼。左船一渔人立船头作撒网状.船尾有一鱼鹰。右船一人撑船,船上满载鱼。中船也装满鱼,船头立一鱼鹰,一人手抓鱼、另一人挥舞双手。
此画像石十分有趣,不仅石头的拱形轮廓符合画面中桥的形状,各个捕鱼人也神态各异,画面生动逼真、表现了“船满江,鱼满仓”的景象,洋溢着一种丰收的喜悦气氛。可见汉代徐州劳动人民热爱生活、辛勤劳动、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且驾船、撒网、捕鱼、投叉等动作,不但直观地再现了古代原始渔猎工具的种类,也真实地反映了汉代劳动人民从事渔猎采集活动的生产情况。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农业发展状况为汉代饮食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正如《管子·牧民》记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徐州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人们的物质生活基本得到了保障,因此这里的民风也就特别淳厚。就连刘邦也在衣锦还乡时大摆宴席,与沛地的父老子弟纵酒高歌,欢聚十余日。汉墓中存在许多庖厨的画像石,既是统治阶级纸醉金迷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反映,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汉代不同地区人民的饮食习惯和乡风民俗。
如图4,庖厨画像石,江苏省铜山县苗山汉墓出土。画像石的左上部为庖厨场面:厨房内梁上悬挂着鱼、肉,一妇人在灶前炊煮忙碌。室外饲马槽边拴一马,一男子正为马匹梳理鬃毛。左下角一妇人在辘井边汲水备厨,一男子持尖刀一手抓羊角欲施宰杀。这块画像石能够恰如其分地把握这些人物的动作特征,不仅形象准确,表情动态、身体姿势也各有特点。
从画面中可知,徐州汉代人的农耕业发达,人们能够吃上谷物烹煮的饭,并且也从事渔猎采集的劳动,能吃上鱼肉,甚至发展了养殖业,饲养了马与羊等动物。虽然雕刻略显粗糙,画面整体显得较为拥挤,但仍透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呈现出一种热情、喜悦与富足的生活状态。汉乐府中“努力加餐饭”的质朴歌谣就从这种生活中诞生,将汉代人最朴素的愿望久久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