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第09版:宝盖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从漂泊无依到尘埃落定

——《向海,向海》创作谈

■高 寒

《向海,向海》终于出版,我真的百感交集,似乎有千言万语,但不知从何说起,这前后跨越5年之久,让我有了“欲说还休”的怅然与释然。

首先,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尘埃落定,有个交代了:对自己,对故乡,对这片土地,对千千万万闯南洋的同胞。当然,在浮躁而功利的现实,要激起涟漪是很难的,要引起重视是不可能的,只是了却自己的心愿而已。作为文人,我总有这种一厢情愿却不自量力的心愿,说好听一点,叫情怀、使命、责任。

我们闽南是著名侨乡,自唐朝开始,便有先民冒着生命危险,通过浩渺苍茫的大海,闯荡出去,为了生存、为了生活,为了家族的希望与前途,为了子子孙孙的出路与命运,这就是向海而生的直接诠释,这是沧凉、悲壮、孤独的坎坷谋生之路。《向海,向海》这个标题就取这个意思。

我们常说闽南是“十户九侨”,说明华侨人数之大、涉及面之广,几乎覆盖到家家户户。多少人背井离乡,靠着一份孤勇、更多无奈、少许希冀,随着亲朋好友,通过浩瀚的大海,到达异国他乡,在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举目无亲的地方,开疆拓土、筚路蓝缕,通过艰辛的奋斗,白手起家,生存下来,生存之余,他们不遗余力地回馈家乡与亲人,让这片逼仄、贫瘠的土地富庶起来、繁荣起来,成就侨乡的美名。但是,华侨在侨居国的奋斗、生存、发展,是怎么样的?长期远离故土与亲人,那份孤独、寂寞、无助甚至牺牲,谁能懂?他们洒下的汗水、泪水,谁看得到?这看似光鲜的身份背后有多少催人泪下的故事?当家乡的亲人收到这份恩泽与贡献,他们是什么心态?总之,一连串的问号,是我的好奇,是我的叩问,更是我探询的目标。

于是,写一写他们,便成为夙愿,但我不敢轻举妄动,自己能力驾驭得了吗?有谁信任我、赏识我,愿意把他的辛酸血泪告诉我,让我书写,愿意把自己的故事公之于众?我知道,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只有耐心等待条件、机会。这可遇不可强求。

2019年,心愿达成,我应邀去菲律宾参加世界华文旅居文化论坛,这成了我前往菲岛的正儿八经的理由。我踏足那块热带土地,在蕉风椰雨中体会菲岛的风光、人文、风俗、民情,感受到它浓郁的气息与醇厚的地气,那真的是活色生香的菲国。活动结束后,我去拜访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华侨,倾听他讲述自己饱含泪水的故事,我非常感激他,因为他信任我,希望我把他的故事写出来。就这样我接受他的邀请,在他爱人和儿子的作陪下,一起去他乡下的别墅,动笔记录他的经历。扣除吃饭、睡觉、逛商场、游玩,真正坐下来记录,也就十几个小时。

回来后,我头脑里满满当当的东西,处于极度亢奋状态,我写了一组散文、两篇文学评论、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再慢慢创作这部长篇。也就是说,没有一次外出旅行,让我收获如此之大。

但是,老华侨的故事,我记录下来的不会超过4000字,要把它写成长篇小说,远远不够,所以成书过程非常缓慢、艰难、吃力,我必须启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与积累,听过的、看过的、读过的,只要能用的,通通采取“拿来主义”,也就是说,长期的生活储备与积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创作中,我大胆扩充、虚构、想象,因为我要塑造的是典型形象,他必须是一代或几代华侨的写照与缩影,他是个体,更是代表,我必须写出个性,更写出共性,写出闽南人的精神特质,也写出菲律宾人的精神风貌,写出社会的本质、生活的原貌,也写出人性的复杂。我想,每个华侨的漂泊、打拼历程,都是一部厚重的不屈的生命史,一曲高亢悠扬的人生赞歌。这是闽南侨乡的宿命。我想,人抗争命运、改写命运,其实最后都是与命运和解、握手释然。

所以,当你们在阅读中或阅读后,不要去深究王子儒的原型是谁,也不要去探究我写这部小说受到什么委屈,有什么不愉快的小插曲,只要你阅读时,能联想起自己家族或身边的亲人,知道他们是如此艰难地谋生与打拼,感恩他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慷慨大度,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悲悯他们的人生际遇,懂得侨乡的来之不易,那么,我觉得这样阅读就正确而纯粹,你们把它读成小说了。

创作有技巧,而且是很大的技巧,但拘泥于技巧、太过于玩弄技巧,写作就废了,只能化于无痕之中,内容才是终极追求与目标。在这篇小说中,我经常要做地域的横跨与时间上的飞跃,泅渡于历史长河之中,沉于历史深处,深入到生活的细节与肌理,要设置问题、设置谜团、设置悬念,要展开无限的想象,又要驾驭语言,但是,我的思想、魂灵却是极度自由、奔放的。

有人说:善良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质,我想:真诚也非常美好,在这部小说中,乃至在我所有的文字里,我倾注所有的真诚,对人、对生活、对文字。也就是说,在创作中,我一直贯彻我的情感理念。

由于地域、文化、教育的差异,造成思想、习惯、性格等的差异,华侨的异地谋生,就多了许多常人无法理解的艰险、失败与痛苦。愿我们怀着慈悲,祝福在外的游子!

我非常感谢省、泉州市的有关领导与专家,给予我极大的肯定与鼓励,让我的心血没有白费,让我的创作更有尊严!让我在追寻人生价值中,得到温暖!

今天,我也要感谢你们,用智慧来解读小说,让小说在大家的思想火花中碰撞出绚丽的光芒。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