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燕
作家韩松落的《春山夜行》是一部“私小说”式的小说集,从带有一定自传色彩的《妈妈的语文史》,到近些年作者打捞记忆写出的“农场故事”“世情”系列,都有些许传奇色彩,为时光中远去的边缘人立传。
《春山夜行》的创作时间跨度长达30年,最早的一篇于上世纪90年代就已完成。书中没有宏大的叙事,有的只是普通人甚至是边缘人在时代中辗转的身影,以及他们所处的碧野、春山、沙漠。这些小说如此自然和真实,流动着上世纪90年代的气息,有一种絮絮叨叨的语气。
正因为作者的这份坚持,我们才得以在《春山夜行》中重回20年前的西北世界,重新感受时光洪流中的粗粝和温暖。“我想写的,始终就是一些画面和飘浮在画面上的凄怆感。”对于韩松落,许多人知道他作家、音乐人的身份,但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有个画家梦。“我写下的每一段文字,都是某个画面的延伸。”
在创作《妈妈的语文史》时,韩松落没有大纲,也没有任务表,有的只是一些画面。从画面中生长出的小说是流动的,看似漫延却恰到好处。而漫延在这篇小说中的,则是北方秋天的那种凄怆,一种盖多少高楼也抹不去的,弥漫在空气和光线里的凄怆感。
伴随着这些画面的,是《春山夜行》的某种诗意。正如作家笛安所说,这部小说集里有一个广阔的世界,韩松落的小说写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普通人,但是杰出的作品就是在普通人的普通故事里表达出诗意。在《春山夜行》里,你不仅能读出诗意,还能读出独属于小说家的画面感与音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