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的日常工作就是打针、发药?
其实不然。在石狮市总医院,就有这样一批专科护士——她们是在某一特殊或者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有的在专科领域精进业务,已成长为临床护理岗位的领航人;有的和医生一样“坐门诊”,成了患者青睐的“名专家”;还有的从医院走进社区、走进家庭,成为居民信赖的“健康管理师”。她们所提供的专业化、精细化的高级护理服务,也让那句“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临床俗语得到更为充分的验证。
与基础护理有所不同,专科护理需要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并专职在某一领域持续深耕。因此,专科护士们除了有过硬的基础护理技能,也都拥有一技之长:既能为患者提供专业支持,也能为同事提供专业性帮助,承担着各自领域的护理质控和院内护士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必要时也参与院内有关疑难病例的会诊,她们也因此常被称为护理队伍中的“特种兵”。
对此,石狮市总医院护理部有关负责人也深有感触,“如今,医疗学科的细化和患者舒适化就医的需求,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专业精、技能高的专科护士已成为临床护理发展的方向”。
有鉴于此,近年来,石狮市总医院结合已陆续组建了腹膜透析、静脉治疗、母婴、伤口造口、糖尿病在内的7个专科护理小组,有计划、分步骤开展专科护士培养工作。目前,全院已有78名专科护士扎根在各专科领域,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持续提升全院专科护理水平,保证患者享有专业、同质的高质量护理。
专科护士,到底有多“专”?“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我们一同走近她们,领略这些“护理专家”们的风采。
绣花功夫 弥合创口用爱疗伤
近距离处理血淋淋的伤口,常年与各种溃疡、脓血相伴……伤口造口专科护士日常面对的,往往是各种千奇百怪甚至散发异味的创面。在她们服务的患者当中,还有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造口人”,患者因为肠道和膀胱等疾病手术后,需临时改变排泄通道,专科护士们不仅要为他们再造一个“口”,更需“绣花”般的功夫,精心护理,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早日康复。
但无论是造口护理,或是擦伤、裂伤、烫伤等急性伤口处理,还是各种慢性溃疡伤口、术后拆线、长期留置引流管引起的皮肤问题,都极其考验专科护士们的专业水准。
一方面,伤口造口专科护士需要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测,包括病情变化、感染状况、渗出物、排泄量等;另一方面,需要掌握各种不同类型伤口,如创面、烧伤、压疮等的处理方法和护理技能,能够对伤口进行正确的清洁、敷料更换、愈合加速等工作。“此外,各种造口如肠造口、泌尿造口等的适用范围及管理方法也要了如指掌,并且要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必要的健康指导和心理辅导,使他们了解有关伤口、造口和护理的知识和技能。”普外科护士长、伤口造口小组组长黄明红说。
护理过程中,专业技术手段的采用也极为关键。专科护士们往往采用伤口湿性愈合理念,或应用先进的方法与新型敷料,为患者提供规范化、人性化的治疗护理,减轻他们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加速伤口愈合。
为了提高伤口、造口护理水平,更好地帮助患者解除病痛,2017年,市总院普外科专门成立伤口造口小组,并于2019年年底开设伤口造口护理门诊,负责全院各种压力性损伤、难愈性伤口等工作。如今,伤口造口护理门诊年门诊量达4000余人次。
为了更好地跟踪伤口、造口患者的病情,辅助患者更好地进行日常护理,黄明红等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还建立了造口关爱微信群,指导患者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及心理疏导,让造口患者或家属有任何相关造口问题时,可以通过微信群随时提问。
“特别是这几年疫情期间,微信群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为造口患者和医护人员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除此之外,我们每年举办造口联谊会,今年已是第七届,通过联谊会为患者分享肠造口的专科知识、护理技巧,从最关心的衣食住行、自我检查与护理技巧及造口产品的合理选择等方面入手,提供专业指导。让患者敞开心扉面对面地交流,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恢复正常生活。”普外科护士长、伤口造口专科护理小组组长黄明红表示。
秉持着“用心负责,用爱疗伤”的理念,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还经常开展居家随访。对一些行动不便或老年患者,伤口造口小组成员会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走进患者家中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专科护理,为其制定居家护理措施,并指导家庭护理知识和护理技巧。面对一些特殊情况,护士们也能及时调整治疗护理方案,做到让护理“私人定制”。
私人定制 “糖友”有了特色护理
护士也来坐门诊?一点也不假。在石狮市总医院的糖尿病护理专科门诊,就有3名经验丰富的糖尿病护理专科成员,轮流坐诊,为糖尿病患者及高血糖人群,提供饮食、运动、药物等多方面的健康教育和咨询。如果患者只是日常随访,无需预约医生门诊,直接找专科护士,可以省去排队等候的时间。
由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会影响多器官系统损害,致残、致死率高,患者常因感染、外伤、手术或其他基础疾病入住医院各科室,而非护理人员容易忽视对糖尿病患者的宣教及监管,影响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对患者的持续治疗极为不利。因此,接受过糖尿病专科护理培训,拥有专业资格认证的专科护士,在糖尿病教育治疗、健康照护过程中十分重要。
2019年,石狮市总医院组建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18名小组成员中,就有糖尿病专科护士2名、糖尿病教育者1名,她们在临床一线探索提升,致力于让更多糖尿病患者得到同质化、规范化的护理服务。2021年10月,糖尿病护理专科门诊成立,她们靠前一步,通过日常坐诊,为更多来院的糖尿病患者开通便捷的咨询通道,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十分重要,内分泌科护士长、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组长蔡美月表示,当前,专科护理小组已开展了系列特
系列特
色护理工作:如定期开展糖尿病“健康厨房”,每月开展2次健康大讲堂活动,为患者提供通俗易懂、入耳入心的科普教育;在创新护理模式方面,全院正推广使用糖尿病二维码,依托二维码对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而围绕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胰岛素注射等内容,也有系列视频用来宣教。其中,《糖尿病饮食管理——手掌法》还荣获2021年泉州医高专临床教学能力一等奖,《胰岛素针头重复使用危害知多少》荣获泉州护理学会2022年全国科普日微视频评选二等奖。
目前,石狮市总医院在糖尿病专科护理上,已形成了一套运转高效、规范流畅的护理体系。专科护士们分工明确,承担起糖尿病专科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工作,规范并制定了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等糖尿病护理操作流程。同时,还会通过微信群,定期开展信息交流,下达培训、考核、质控计划,推送培训教程、课件,解难答疑,建立起跨科室、全覆盖的糖尿病专科护理“网格化”管理体系。此外,每年糖尿病护理专科小组还选派成员参加省市级专科培训及到上级医院学习,不断加强糖尿病专科联络护士的学习培训工作,提升专科能力,及时传递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最先进的理念。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我院糖尿病专业护理小组全体成员将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掌握新的糖尿病护理理念、技术、方法,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打造高品质的糖尿病护理专科团队。”蔡美月说。
一根银针 建立患者生命通道
评估血管、无菌穿刺,在B超引导下,推送导管、置入预定深度、工具固定……一系列动作娴熟有序、一气呵成。这是石狮市总医院静疗专科护士们工作日常。同时,她们还要为有需要的患者进行置管穿刺、并发症处理等操作,并对静脉开放困难的患者进行会诊与评估。
“过去,对于一些患有血液病、肿瘤以及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反复扎针输液、置管,存在很大的输液风险和伤口感染风险。”消化内科护士长、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小组组长邓丽美指出,“如今,需要静脉治疗的患者,大多只需要置入一根软管,就能一直保持到一个治疗周期结束,避免了中途反复扎针穿刺带来的皮肤伤害和感染。”
事实上,在置管中,专科护士的技术相当关键,高超的技术可让置管一次成功,置管过程中患者感受到的痛苦也较小。“有的患者比较胖,或者长时间治疗非常瘦,外周静脉都会变得难找。还有输几天液后手臂就肿胀瘀青的,都需要静疗专科护士准确判断、全面评估、妥善处理。”邓丽美表示。
而相较于置管操作,置管后的管路维护同样不容忽视。为此,医院设立了PICC护理门诊,“带管患者需要定期接受导管维护,以保证通道安全畅通。”PICC门诊护士谢培梅表示,这要求专科护士不仅要具有严谨的职业态度与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还需要保持不断学习精神,形成过硬的专科知识和技能。
和很多同伴一样,专科护士王小愉也在静脉治疗这一领域深耕多年。除了承担全院临床护理人员静疗专科培训考核,她带头规范静脉治疗专业行为,加强静脉治疗风险管理,同时积极参与各种静疗案例分析比赛、创新案例比赛、静疗健康微视频比赛,以赛代练,持续为医院带回新理念新技术。
一组数据也足以体现静脉治疗专科取得的进步:单2022年,医院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小组在置管量方面有了新的跃升:PICC置管已达66例、中线导管置管达58例;PICC门诊进行的PICC维护3223例,输液港维护608例。而解决棘手难题方面,专科护士们多次参加院内会诊,累计已为35名院内患者解决静脉治疗的疑难问题;新技术的应用有了突破,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和超声引导下中线导管置入术等已在院内落地开展。
院内院外 守护腹透“生命线”
“佩戴好口罩,清洁手部,开始无菌操作。如不小心污染到导管的Y型接头,必须立即停止换液操作……”在石狮市总医院住院部的肾内科病区,专科护士许阿净正指导住院患者在训练模型上一遍遍操作,掌握换液的要领。
而在门诊二楼的肾内科门诊处,专科护士蔡明明正为前来复查的院外患者进行随访,通过评估、记录患者居家腹透情况,观察病情变化,有针对性地提供饮食、运动、用药方面的指导。
目前,肾内科日常管理着200多名住院及居家的腹透患者。提高患者们的生存质量,帮助患者更快地重回社会、更好地活着,离不开专科护士们在院内院外全程的悉心照料、健康指导和延伸护理。
由于腹透这一治疗属于终身替代疗法,治疗的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在患者入院治疗的最初,专科护士们就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从零开始,将患者培养成一名合格的疾病自我管理者。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一些患者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备受打击,一直愁眉不展,长吁短叹,无法配合。专科护士就会及时介入,开展疏导,引导患者了解腹透、接受腹透,再到学会腹透、做好腹透。”肾内科护士长林丽萌指出,更大的难点在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各不相同,理解配合程度差异颇大,专科护士要使出浑身解数,想尽办法教会患者,直到他们多次独立完成腹透操作并通过考核后,才能让他们出院。
她回忆,“曾有一位年长患者,因为不识字,不会记录饮水量和尿量,腹透操作也很难上手,大家花了一个多星期,视频、书本、宣传册全部用上,一遍遍讲,手把手教,不停地重复步骤,直到她记明白、会操作为止……”
事实上,腹透还是个精细活。即便经过培训,患者居家腹透期间稍有不慎,也极容易引发腹膜炎等并发症。为此,专科护士将服务从院内延伸到院外,组建了“腹透肾友会”,方便患者互帮互助,也随时通过微信群进行远程指导和线上答疑。她们更将服务延伸至家庭,不定期对腹透患者进行家访,实地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腹透要求,及时发现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以降低腹膜炎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她们对患者的关注也可谓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除日常护理与腹透治疗方面的内容外,出于对患者健康负责,她们还操心着患者饮食、居家等多项事宜。为了让患者少吃盐,以免增加肾脏负担,她们甚至连烹饪方法都叮嘱到位。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专科护士们也时常策划线下活动,以此引导患者外出社交,适量运动,改善生活状态,增强治疗信心。
“对于我们来说,导管是否畅通,腹透是否顺利,很大程度决定着生活的质量。很感谢她们不厌其烦,长年陪伴,始终守护着我们这条‘生命线’!”不少患者对专科护士由衷感激。而在一天天的相处中,也有不少患者慢慢向专科护士们打开了心扉,与她们结下了浓厚的情谊。
全程陪伴 专业助产守护新生
“不要紧张,坐上瑜伽球,深呼吸。”在石狮市总医院,产科护士长许达斯在帮助一名孕妇进行产前运动。这位准妈妈如今孕39周,经过助产士门诊的全程指导和分娩预演,她已多了几分从容。她表示,“整个产期,助产士一直在跟踪我的情况,详细为我讲解什么情况下入院,注意什么事项,所以现在心里有底,也不会那么慌乱。”
对于许达斯而言,给予孕产妇产前、产时、产后连续性的照顾和专业的医疗服务,帮助孕妈妈减轻分娩时的恐惧心理、尽可能缩短产程,正是助产专科护士的职责所在。
但是,如果你以为助产士只是简单的产前指导或“接生婆”,那就错了!助产士工作细微而繁琐,且责任重大,她们全天候穿梭在门诊、待产室和分娩室之间。在助产士门诊,你可以看见她们指导、帮助孕妇及家属共同制定“分娩计划书”,做到有备分娩;在分娩室里,她们是集接生、护理、心理、导乐为一身的“产房天使”,你总能听见她们的“大嗓门”:“深呼吸,脚心踩实,手往上拉!使劲,再来,宝宝的头发露出来了,加油,再来一次!”
指导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助产士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直接关系着母婴的安危。她们熟悉产程进展的每一种变化,及时应对产程突变的各种情况,甚至连产妇的每一个表情和反应都需要仔细观察。而在产妇顺产后,她们是第一个拥抱新生命的人,断脐带、称体重,擦干身体,阿氏评分,麻利地处理任何意外状况,防止婴儿窒息、缺氧……
近些年,在助产士与产科医生的紧密合作下,石狮市总医院产科以其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成为石狮市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石狮市总医院也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授予的“爱婴医院”。
但顺利分娩仅是“第一关”,成功进行母乳喂养则是“第二关”。为帮助孕妈、新妈妈们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解决其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提高母乳喂养率,就在今年,石狮市总医院成立了特色母乳喂养咨询门诊,由持有“母乳喂养咨询师”资格证的专科护士坐诊,给予泌乳与母乳喂养领域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包括早前在助产士门诊及病房所进行的指导,特色母乳喂养咨询门诊目前已累计帮助2000多名妈妈正常哺乳及解决各种哺乳疑难问题。
“临床工作中,很多产后妈妈、初生宝宝、新手爸爸需要我们帮助解决喂养问题,但他们对母乳喂养咨询门诊缺乏了解,大多前来就诊的妈妈都是产后出现了问题才上门寻求帮助的。”资深助产士康燕春介绍,“我们希望有更多人提高意识,我们也将及早介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实在在地帮助她们,让她们更多体验初为人母的幸福。”
为提高、拓展专科护士的专业能力,特色母乳喂养咨询专科小组积极外派人员前往广州、上海进行学习并参加培训、考试,目前,已有6人取得国家认证的母乳喂养指导证书,2人成为国际认证的顾问,4人成为国家母乳喂养指导师。
(记者 谢艳 林本鸣 郭雅霞 见习记者 张诗瑶 通讯员 邱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