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前15000年前古代先民进入美洲大陆,到公元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在此期间,新旧大陆的人类先祖生活在彼此隔绝的时空里,面对着各异的地理、气候、动植物群落,各自发展出截然不同的人性、思想和社会。
贾雷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中论述了不同文明因宏观因素的差异而走向殊途的故事,以其恢宏的视野探索了人类生活的不同可能性。英国思想史学者彼得·沃森的《大分离》接续《枪炮、病菌与钢铁》的线索,重述人类的大分离故事。
《大分离》是彼得·沃森探究人类历史和命运的新锐作品。彼得·沃森汲取了新近的人类学、考古学、神话学、生物学、伦理学成果,论述了人性在不同环境中所实现的不同潜能,也呈现出新旧大陆人类社会不同走向的综合图景。
在这部关于人类历史进程的富有原创性的作品中,彼得·沃森探究了诸多影响人类社会的大历史变量,综合出一套关于人类生活、习俗和思想的演进架构。
彼得·沃森告诉我们,无论是大陆板块走向和可供驯化的动植物资源,还是气候模式和致幻植物的异常分布等基础自然条件的差异,都给人类的社会形态、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语言结构带来了深刻影响,形成了新旧大陆各自相异的文明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
与《枪炮、病菌与钢铁》相比,《大分离》一书将着眼点进一步拔高,截取同一批人类被分隔在新旧大陆的关键性时刻,以大分离为线索,探究了欧亚大陆文明模式和美洲大陆文明模式的关键差异,探讨这两大类文明的路径差异以及影响因素,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史发展进程,理解那些我们赖以发展出复杂文明的关键条件。
《大分离》一书具有开阔的跨学科视野,通过多学科对比分析,达成了一种人类文明史的综合描摹。可以说,彼得·沃森的写作在连接不同学科发现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大分离》一书也延续了作者一贯的宏大历史写作风格。
在这部作品的写作中,彼得·沃森超越了狭义的思想史领域,其视野横跨了约16500年的历史,结合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生产组织以及宗教文化观念等多重因素,为读者绘制了一幅从人类起源到近代早期的文明史画卷,恢宏壮阔,精彩纷呈。(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