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经济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通达电器产教融合“有一套”:

车间当课堂 师傅进学校

走进石狮企业生产一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育人佳话往往不绝于耳。“订单式”教学、“学徒制”培养、“二元制”教育、引企入校、工学交替等合作方式遍地开花,也收到了“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的三赢效果。其中,作为泉州市第二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单位,石狮市通达电器有限公司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助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成为泉州产改工作的鲜活样本,并于近日成功入选“泉州市首批产改示范企业”。

作为主要从事消费类电子电器的精密模具、表面处理、结构件、五金件以及光电模组、节能变频电机的开发与应用的企业,石狮市通达电器有限公司在培养电子行业技能人才上有何“秘籍”?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成效又是如何?记者进行了一番深入了解。

把车间变成课堂

量身培养专业人才

如何与高校携手合作,整合各自优势,为社会培养符合产业经济发展需求人才的同时,努力构建企业发展的人才库和智囊团?通达电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企业内建立见习基地和多功能技术技能培训室,让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实践,积累“战斗”经验、提升专业技能。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通达电器积极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加强合作”的模式,与闽南理工学院、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泉州高级技工学校等20多所中、高职院校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并在公司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大学毕业生见习基地”,共同为行业培养高技能人才。

同时,通达电器还在企业内建立多功能技术技能培训室,包含IMD、IMF、膜组件、新能源组件等多个生产实训平台,与高职院校开展深度合作。依托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企业内劳模工匠、技能大师与企业外的技校教师、科技工作者和优秀大学生屡屡开展技术攻关、技术交流、技艺传承,成功助推多项院校科技成果转化。

把师傅送进高校

让专业建在产业链上

一边是学子走进企业积累“实战”经验,一边是师傅们被请到高校里传授专业实操技能。记者了解到,通达电器既通过见习基地和技能培训室平台,在企业内部逐步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又通过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让劳模工匠、技能大师多次走进校园,手把手指导学生学技术、强本领,让校园成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源头活水。

在把师傅请进高校外,通达电器也与多家高职院校及研究机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积极参与高校教学和实践内容改革,让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推进产教融合型协同创新的成果转化,为手机、家电、汽车装饰制造等行业,培养一支具有精湛技术的一线产业工人队伍。

把师资请进企业

让职工技能学历双提升

高校学子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通达电器也注重企业内部职工的技能提升。记者了解到,多年来,通达电器与高职院校合作创新“二元制”技术技能、学历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师资和课堂搬进企业,让有学历提升需求的职工能够合理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学习,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技能学历双提升。

提升学历的同时,该企业也十分注重职工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和技术创新。通过积极组织职工参加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等活动,推动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创新创造。同时,该企业也积极发挥高技能人才“传帮带”作用,开展“名师带高徒”活动,完成培训目标对象近百对。此外,通达电器还围绕职工培训教育,组织开展多期“岗位技能提升互联网+培训班”课程,有效提升职工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据介绍,接下来,通达电器将建立并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开展企业实习实训及新型学徒制培养工作。在今后三年内预计每年开展3个月以上实习实训累计2000人以上,培养新型学徒600人以上。同时,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坚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综合提升职工的业务技能和操作水平,为社会培养一大批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基础、技能扎实和职业道德良好的专业人才。

(记者 庄玲娥 李荣鑫)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