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第11版:书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元晖“戏作”画入境

■安徽安庆 姚悦

两宋间,“宋四家”中,“苏黄米蔡”名气最大。而在书法个性中,能达到“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的大气笔墨,非“大米”而无人扛鼎。谈到米家父子,就不能不提到他父子俩的绘画成就。在这里我所提到的绘画成就,就是对后世绘画影响较大的“米家山水”。实则上,“米家山水”的存世量很少,并没有几幅流传。“大米”米芾应该就是“米家山水”的创始者,然随着历史的推移,“大米”的书法存世有序,独让人魂牵梦绕的“米家山水”,尚未见之一幅?存世中,有“大米”随意涂抹的《珊瑚帖》一卷,上“涂有”一只墨写笔架,但这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品不出“米家山水”的味道。我们虽没见过米芾传世画迹,但也绝对不能全盘否定。好在米芾的长子米友仁,尚有几幅“米家山水”的笔墨画迹传世,这就为进一步探索“米家山水”的神秘性和艺术性,打开了方便之门!

米友仁(1074—1153),字元晖,一名尹仁,小名寅哥、鳌儿,晚号懒拙老人,祖籍山西太原,迁湖北襄阳,定居润州(今镇江)。米友仁为米芾长子,南宋著名书画家,书画收藏鉴定家,世尊“小米”。黄庭坚对元晖才情颇赞赏,戏称其名“虎儿”,有诗曰:“我有元晖古印章,印刓不忍与诸郎。虎儿笔力能扛鼎,教字元晖继阿章。”元晖书画秉承家学,天资聪慧,早年即以书画知名乡里。宣和四年(1122)应选入掌书学,南渡后,深受高宗赏识和优待,官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高宗时常命其鉴定内府珍藏的法帖名画,“小米”有幸得以饱览历代珍贵名迹,学习鉴赏眼光为之洞开!由于其鉴赏水平一流,对于历代画迹笔墨了然于胸,故而下笔出神入化,内府不少名迹字画多经其题跋。米友仁自认为:“画画不能为奴,写山水必须脱尽古人窠臼,集千山万水之长,方可自成一家。”“小米”在艺术追求上,很似父亲“大米”,皆喜荡其陈旧而标新立异。“米家山水”的创立,标志着中国山水画创新的又一里程碑!虽然“大米”并无“米家山水”画作传世,好在“小米”有几幅“米家山水”存世精品。较著名的有《潇湘奇观图》,就十分经典,董其昌对其笔墨赞赏有加,曾合董源之法,静心临摹一过。米芾在山水笔墨上,是第一个提倡“平淡境界”的,他在绘画上,特别推崇董源,认为董源是文人画史上的开拓者。米芾也是中国画史上,严厉批评历代画家最犀利的第一人。当然,如果画境出众,“大米”还是内心折服的。董源因为画得实在太好,故米芾对其大加赞赏,从而也提高了董源绘画的特殊地位。米芾在《画史》上曾评曰:“董源平淡天真多,唐无此品,在毕宏(唐代画家)上。近代神品,格高无比也。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可见评价之高。“米家山水”的确对后世影响深远,后世追捧者不计其数。较有名的有高克恭、方从义、倪瓒、董其昌以及清“四王”“四僧”等。谈到“米家山水”,曾有个非常有趣的笑话,安徽省无为画家安和,名不显,清末来邑处鬻画为生,平素好画“米家山水”,构图大胆气壮,笔墨酣畅淋漓,颇入画境。然而,识者寥寥,皆言其“恶墨乱点”,无有师承,乃坠野径。殊不知,安和有法,乃承乾隆画家陆振笔墨……旧时庶子,所见名画甚罕,对历代笔墨皆无所识,便随意轻言否定旧法,“米家山水”珍罕稀见,能见之者,皆内府达官名士也!安和虽未及官,然也算有超前见识了!

“小米”承“米家山水”,多有笔墨清润之致。后世传“大米”山水无存,当不实。明严嵩家就藏有米芾《米南宫研山图》《春山烟霭图》,虽未见画迹传世,但有著录(见文嘉《钤山堂书画记》)。另严嵩还藏有米元晖《大姚村图》(注:图藏吴中大姚陈氏,盖元晖有妹嫁大姚村,故时有其迹),从著录看,应该还是非常可信的。这幅元晖的《远岫晴云图》(见图),墨笔纸本,24.7×28.6厘米,今藏大阪市立美术馆。图签题:“宋米元晖云山真迹,衡阳曾氏宝藏,茶陵谭泽闿敬题。”诗塘米友仁自识:“绍兴甲寅,元夕前一日,自新昌泛舟,来赴朝参,居临安七宝山,戏作小卷付与廪收。虎!”上款题“元晖戏作”。元晖此开墨笔山水,一反“米点”旧法。而是另辟蹊径,将淡中笔墨渲写得更具意趣。虽为“戏作”,然一股浓浓的仙家之气扑鼻而来,让人如臻梦幻佳境。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