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乡 杜玥
如图所示是新乡市博物馆收藏的姚时琳设色人物图轴,纸本,立轴,纵157、横91厘米,为国家二级文物。姚时琳,生平资料阙如,传世墨迹极稀,为清代画家。
此图为一幅典型的祝寿图。图中寿星为银发长须、头高额隆、大耳短躯、面目慈祥的老翁形象,他眼眉含笑,双手合捧一颗硕大的寿桃,微微侧身向下垂目与童子对视。童子圆鼻大耳,一团孩气,脑袋两侧梳一对发髻,亦嘴角含笑抬目看向寿星。童子上身微向前倾,身后负一竹篮,篮内满盛佛手柑、松枝等物。右上题款:“玉亭姚时琳画”,下有钤印两方,均为白文方印,惜已模糊不清,难以辨识。题款中的“玉亭”推测可能是今河北行唐县西北东西玉亭。隋开皇中始置玉亭县,数经废立,《大清一统志·正定府二》:“县北二十里中羊社有东玉亭村,县北三十里高平社有西玉亭村……盖皆以故县得名。”
寿星,是民间传说中主宰人间寿夭之神,即南极老人星。《周易》《夏小正》《大荒经》等早期文献中已有关于老人星的记载,自东汉起,祭祀寿星与敬老活动结合在了一起,列入历朝历代的祭典,并由帝王亲自主持祭祀仪式,直到明代洪武年间才被废除。但在民间,南极老人星的形象与象征意义几经演变,到明清时期已经成为以祝颂延寿为主题的符号,并被广泛地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除寿星外,图中的桃、佛手柑、松枝等也是祝寿图中常见的图样。桃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喜爱,有五果之首的称号,其长寿的象征意义可能与西王母神话传说中的“蟠桃会”有关,故而在民间传说中,桃成为公认的长寿圣物与仙果,被认为食之可延年益寿甚至长生不老。寿星捧桃这一形象在双重祝寿含义的叠加之下,颇受喜爱,是各类祝寿物品的常用主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