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风家训等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场景,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传统民族文化。近日,以“家风家训”为主题的永宁镇金埭村口袋公园正式开工建设。(详见11月22日《石狮日报》四版)
经村民代表大会多次讨论,金埭村这一荒废多年导致杂草、蛇蚁丛生的闲置地块得到彻底整治。笔者注意到,在这一过程中,村民不仅参与讨论闲置地块应该做什么,更深度讨论应该如何利用好。
对于建设哪一类型的主题公园,村民的热情很高。“家风家训是文化的传承,更是生活的指向标。”“公园在幼儿园的对面,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传统家风、家训的熏陶,涵养心灵。”“让村民闲暇时逛公园,感受家风文化,共同接受教育。”由此,这个以“家风家训”为主题的口袋公园应运而生。从日常休闲到乡村文化到下一代教育,细致的考虑无不体现村民对口袋公园的关心、对乡村建设的关注。
村民作为乡村生产生活的主体,在实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不仅是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参与者、建设者。乡村建什么、怎么建,他们最有发言权,因此,要充分尊重村民的主体作用,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尤其是在一些民生实事工程,如道路修缮、河道清淤、景观提升等方面,在经过充分沟通且获得民意的前提下,民生工作决策程序不仅会更加科学顺畅,民生实事也能办到群众心坎里。
(黄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