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游览一时新,一园可托百思情。”十多年前不经意间的第一次偶遇,从此便与之结下不解之缘。冬去春来,随时走进泉州森林公园,都会激发起心灵深处的幽思,喷发诗情。有如你走进一座盛大的博物馆,哪怕蹩进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都会拾萃到一串串的珍奇;又像是阅读一本难懂费解的奇书,随手翻开一页,读起来耳目一新,耐人寻味,总是琢磨不透其中的主旨与寓意。
走进公园主入口的大门,不必刻意对照公园地图与路标,随心所欲地漫步游览,只要抬起脚任意走,都感觉是到了极好的去处。似乎前方有无名的导游在引领着你:从公园入口处的左边手方向前行,自然就行至桂园、六角亭、泉州迎宾馆、奔向大桃花山与空谷梵音区。如果你眼睛只盯着前方,大踏步直走,自然就碰到荷花池,桃径水苑,其间你会不觉间慢下脚步,驻足在露天茶馆围炉煮茶,这样你就错过了原计划奔向小桃花山顶的约定。若是往右手边前行,自然经过榕树苑、梅仔山、坑下,游向金山揽胜区。无论你选择哪一条路,掩映在小桃花上高处的观景楼一定在远远地注视着你、招呼着你,让你无意识地向它靠拢,牵引着你登上观景楼,一探究竟,引发无穷的遐思:“观景楼隐君子亭,无人题诗游者愁;幽深碧草花无数,流水高山放心头。”观景楼上俯瞰四处,大泉州的风光画卷在你面前徐徐展开,东南西北,海港滩涂、跨海大桥,桃园山庄尽收眼底。有如翻看奇书的目录,格局框架一目了然。
“道可道,非常道”,道不尽森林公园的风光与景致,种种情思汩汩而来:朦胧中依稀记得,跟来自远方的朋友结伴而游,在大小桃花山之间的珍奇树下穿行,侃侃而谈,逗留在生态果园中呼吸着花果散发出的阵阵清香;也曾流连在荷花池边,独自在空谷梵音区沉醉反思,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曾几何时,跟亲朋好友成群结队地在面积183.69公顷的花果山间纵情地奔跑,在六角亭上坐而论道,在桃岭春晓区的草坪中恣意地打滚,欢声笑语飘散在原始与现代交织的森林公园。金山揽胜区、景观协调区、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区何其宽广,有容乃大。一股诗情油然而生:“倚天夕照花烂漫,满眼山色心自宽;林深不图夺人眼,一腔浩气贯乾坤。”
高贵树种与原始生态林木的有机布局穿插,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这些珍贵的树种品类繁多、层次丰富,有高昂挺立的盆架树、香樟、异木棉、南洋楹、小叶榕、朴树、大王椰子、鸡冠刺桐、罗汉松,有姿态各异的红千层、相思树、鹅掌柴、竹柏、红乌桕、红豆杉、柳叶榕、黄花风铃木、龙眼树、银杏树,有搔首弄姿的红花羊蹄甲、桃花林、风景竹、火焰木,有如置身于无声的生物课堂。
泉州森林公园位于大泉州的东海中心区边上,晋江大桥把石狮晋江连成一体。它给身处喧嚣闹市区的人们以散心、度假、旅游的方便。被森林净化的新鲜空气,充满生命气息的饱和负氧离子,生态目标的碳中和理念,给了忙于奔波的都市人念念不忘的期盼。玩不够,赏不尽,一草一木,一深一浅、一弯一绕,在思中走,在走中读。一本品读不尽的奇书就这样被游人翻阅着,道不尽的哲理让人感悟着、赏评着。
森林公园每棵古树都有故事,每处花草都会言语,每一景区传递着特色,每一次闲游的形式都推陈出新。物慧与人情的紧密结合,原始自然生态的缓慢悠闲与现代文明飞跃神速的奇妙融合,道不尽的情思的文学情怀与说理论证分析的哲学理性的融会贯通,让这座山上,这片森林公园成了一部饱含着智慧哲理的奇书。把辩证与智慧、有名与无名、显露与珍藏、原始与现代、渊博与特色、循规与创新的思辨内涵融进了森林公园。给崇尚追求儒道释合一、人格圆满的文人雅士以智慧的启迪。有道是“寻常游山何所道,满目诗书念伊人;游在今朝思他日,醉眠树下管鲍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