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第08版:闽南文化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闽南人传统节日必备品

舌尖上的家乡

俗话说“过年就是过嘴”。在闽南人的记忆里,“年”是什么味道?是鲜嫩多汁的虾蟹?是咧着嘴笑的碗糕?是仿佛永远吃不完的鸡鸭鹅?或许,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舌尖印记。而在笔者的印象中,年,是在长辈不停的拜拜中度过的,而在这些祭拜中总能见到“三牲”的身影。

闽南民俗中的祭拜,通常会有“三牲”和“五牲”两种,“三牲”一般是鸡、鱼、猪肉等三种;“五牲”一般是全鸡、全鸭、全鱼、全猪、全羊,亦有用鱼卵、猪肉或猪肚烫熟即可。在祭祀的牲礼中,牛、马、犬三种,一般不用;鱼忌用鳗鱼、鳝鱼来祀神。据家里的长辈介绍,以前,闽南地区各家各户都有养猪养鸡的习惯,鸡有象征家、团圆的意思,而且在闽南话中,“鸡”和“基”“家”谐音,“建基”就是“建家”。鱼则象征着年年有余,猪和鸡一样有象征家的寓意,同时也寓意着人丁兴旺、家庭美满。因此在“三牲”中,这几种都是常见的。但近年来有不少闽南人由于佛教吃素禁杀生,更提倡用面粉做出鸡、鱼、猪肉等“三牲”的模样来供奉、祭拜。

(陈嫣兰)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