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耳窃听明月曲,丹桂下,霓裳正舞;
金鳞闪耀碧涛光,昊天中,瑞雨纷扬。
癸卯的日历即将翻过,甲辰的钟声就要敲响。爆竹声中,玉兔辞旧迎新,在喜庆祥瑞、万家团圆中,在春雷涌动、东风沛畅里,金龙再一次遨游人间。
风起云涌疾雨逶,冲天破浪咤参差。
凌空五爪千翻瀑,照日金鳞万点曦。
甘露泽霖含瑞气,龙吟震宇峙雄姿。
纵非狂傲虫蛇辈,四海平川任我驰。
《尔雅翼》记载: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说文解字》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三国演义》中,通过曹操之口,概述龙的特点:“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长怀王霸心,潜渊试问比肩辈,
自带风雷气,破浪还看舍我谁?
龙,五千年华夏文明的象征,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富丽堂皇,曾经是帝王化身、皇室专利;龙,气宇轩昂,传统节日里呈现千姿百态的风姿神韵。龙的形象对于所有中华儿女来说,是一种符号,是一种意境,更是一种血脉相连的情感。“龙的传人”“龙的子孙”,烙在我们沸腾的血脉中!“龙的国度”“龙的故乡”,令我们无论身在何地,都萦绕着中国的梦。
龙飞凤舞,正观澜塔上回眸岁月;鹏翥鲲游,犹信步云中问讯沧桑。狮城的文人华文蕴秀,林建社这一春联体现咏诵新年热情;“腾蛟起凤新时代,唱曲吟诗大有年”,蔡长泰浓墨重彩讴歌了繁华盛世;李德生之“龙腾击水,覆雨翻云春锦绣;兔匿穿山,飞莺剪燕草芳菲”妙笔生辉。凤里八卦街悬挂的“凤鸣彻宇春狮邑,里巷通途泽海丝”,狮城一处处一副副“龙腾碧海祥云涌,凤舞春辉双翼扬”大红春联,渲染了春节的喜气洋洋。
龙年到了,狮城龙,中国龙!!!(江南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