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下午,在石狮高新区总工会的牵头组织下,安元光学、佳峰道具、中科光芯、富达精密、鸿日光学等5家高新区企业,在石狮高新区“党建+”邻里中心与石狮公交公司签订合作共建协议,节假日期间,这些企业的员工集体“一日游”石狮,可乘坐公交公司的专用车辆。(详见2月29日《石狮日报》二版)
“定制公交”在石狮并不新奇。此前,在相关单位的共同促成下,学生日常通勤相对不便的多所学校,先后定制了“点对点”的公交服务。将定制公交延伸到园区企业,在节假日提供预约式的专线服务,本质其实一样,都是在公交车辆有余力、不影响正常班次公共服务供给的情况下,公交拓展运营空间、便捷相关需求群体的双赢。
于公交公司而言,推出定制服务,可以说是市场新形势下的主动求变。因为私家车、电动车蓬勃发展等原因,城市公交上座率、利用率下滑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在保障公益性的基础上,发挥其灵活性优势,减少、压缩车辆空转甚至空置造成的消耗和浪费,将富余的运力化为现实的社会效益,是一个很现实的课题。对相关特定需求者来说,或因为远离市区、日常出行通勤不便,或有着集体出行的个性化需求,定制公交的便捷与低价无疑具有显著优势,因而成为其理想的选择。尤其是像定时、定点、定线接送学生,方便其安全上下学,这种有着明显社会效益的定制服务,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家长、学校等多方的愁盼,更是为定制公交加分不少。
事实上,因时因势推出定制公交,在许多大城市都不少见。这既是传统公共交通顺应时代之变、推动资产保值、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其用好闲置运力资源,精准迎合群众个性需求、推动公共交通发挥更大效能的探路之举。从行业管理角度来看,在整体运营欠佳的情况下,只要其确保公交姓“公”、在不影响正常服务的前提下,对公交运营单位“盘活”闲置运力、实现效益尤其是社会效益最大化之举,不妨多一份包容、乐见其试水。事实上,一些定制专线,何尝不是对常规线路的有力补充?何况,这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倡导绿色出行。
当然,民众关心的还是其服务性价比本身。虽然是定制服务,但其毕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包车客运,民众企盼的还是其半公益性的利好。在笔者看来,这也是定制公交应当秉持的原则、坚守的优势,如此才能更好提升个性需求者的获得感。毕竟,“定制公交”能走多远,最终还得交由市场来调整和检验。(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