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第05版:民声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人海和谐 共生共荣

时评

“海”好有你!3月5日,全国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石狮日报》刊发报道关注石狮的一群“净滩人”“渔船长”“真勇士”,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用心守护这片海、这座城,这是志愿服务的力量,更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体现。而他们的故事,也给我们打开了海洋文明的一个切面:人海和谐,共生共荣!

向海而生,因海而兴。改革开放40多年来,石狮这座三面环海的城市秉承海洋品格,勇闯天下、爱拼敢赢、合作包容,成为著名侨乡、民办特区、服装名城,经济综合实力保持在全国百强县市第15位。而在海洋文明发展进程中,从粗放捕捞到精细耕海,从简单索取到和谐共生,从单一产业到多元发展、从“靠海吃海”到“养海护海”……在人与海的关系不断重构中,这座城市绘就了一幅幅人海和谐、共生共荣的美丽画卷。

且不说“十里黄金海岸”的美丽蝶变,以及海洋产业、文旅经济的增长数据,来自石狮民间朴素的关于“人与海”的故事,同样值得挖掘与传扬:十年坚持不懈开展净滩的美丽海岸志愿者,“船舶垃圾不落海”运回“特别渔获”的“闽狮渔”们,活跃在68公里海岸线守护海岸安全、勇救溺水者的勇士们……爱海、护海、用海;为你、为我、为他。正如文章所言,“石狮有海,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石狮有他们,同样也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地球生命的旅程,自辽阔的海洋伊始。在那一汪深邃的蔚蓝中,潜藏着数不尽的、关乎文明的基因密码!21世纪,被称为“海洋的世纪”。“向海而兴、多元互信”的中国模式,是一种多元开放、互利互信、共生共荣的海洋文明。面对新时代海洋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福建省聚焦“弘扬海洋文化、传承海洋精神、赋能海洋经济”,挖掘福建海洋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奋力推进海洋文化的创新与繁荣,提升海洋文化软实力,推动福建海洋文化从区域走向全球。

石狮与大海紧密相连,海域面积968平方公里,海洋一直是石狮最重要的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是石狮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潜力所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石狮提出聚力打造科创智造、开放枢纽、活力海洋、精美善治、全域共富等“五座城”,高质量建设贸工联动、全域共富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其中打造“活力海洋之城”,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笔者以为,打造“活力海洋之城”,加快建成“海上石狮”,在做大做强海洋经济这篇“文章”的同时,应努力推动并展现具有石狮独特气质的海洋文化。

“以船为车,以楫为马”“有海的地方,皆有咱厝人”“人生海海,输赢笑笑”……这座位于闽南的沿海城市,有着太多与海热情相拥的故事。深刻把握传统海洋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丰富内涵,推动传统海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海洋文化的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是海洋事业持续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海”好有你,就不再局限于海陆之间的“净滩人”“渔船长”“真勇士”,向海而兴、拓海而荣,追风搏浪、勇立潮头,希望有更多石狮的“海洋故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吾提)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