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消费的问题,在网络上引起广大网友的热议。在以前的消费中,你是否被骗过、坑过、霸王条款过?通讯资费、娱乐消费、食品安全、直播带货、强制续费、大数据杀熟等消费领域和消费场景,都存在让人吐槽的消费痛点。
权益保护有新规
近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进一步细化了,细化和补充经营者义务相关规定,完善网络消费相关规定,规范消费索赔行为,明确政府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职责,对消费者反映较多的消费痛点进行针对性规范。
不可强制自动续费
不少市民遇到强制自动续费的情况,明明手机刚缴完费用,却还是提示费用不足。“我妈说她手机里发来好多条扣钱信息,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扣的,我点开一看,三个视频网站,两个看小说的包月,全都是自动续费免密支付,老人家根本不懂。”市民陈女士反映现在的一些软件真是缺德耍流氓,一不小心就被扣钱了。对自动续费这类问题,网友也是吐槽满满,网友@酒曦希兮:“别说老人了,我都吃过亏,从去年八月份到今年三月份每月20元自动扣费,我都不知道我啥时候开过。”《条例》中对自动续费等这类收费方式进行了细化规定,要求经营者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消费者续费。如采用自动续费服务的,要求经营者应当在消费者自动续费日期前,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
预付消费维权有保障
你是否办理过各种充值卡、会员卡,还没使用完商家就倒闭了的经历。市民蔡先生表示,他于去年年底办理了一张健身年卡,没想到过完年这家机构就倒闭了,想要退回卡里的钱,打电话也没人接。网友@静寂风阳:“这种钱基本都是要不回的,关门倒闭,人都找不到。”针对消费者办卡容易退款难、经营者跑路消费者挽回损失难、消费者维权难等问题。《条例》明确规定,经营者未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退还预付款。
《条例》的出台,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体系,提升消费维权水平,优化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活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消费市场健康发展。(郭国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