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第09版:书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清代金农《梅花图》

■湖北武汉 李笙清 彭建

清代金农《梅花图》轴(见图),纵133.6、横36.8厘米,绢本,设色。画面呈现的是一片白梅盛放的盎然景象,作者参照宋代画梅名家扬补之空圈勾花、清韵野逸的画梅特色,虽然只截取梅树的中上部分,但疏枝如戟、万花繁密、凌寒怒发、淡逸清芬的生动意境,早已超越画幅本身。画心左上有限的留白处,金农以独特的漆书题诗云:“东邻满座管弦闹,西舍终朝车门喧。只有老夫贪午睡,梅花开候不开门。”每个字的笔画都方正有力、棱角分明,粗重与纤细相得益彰,墨色乌黑光亮,犹如漆成,其浓墨的渲染、慵懒的字态,与清淡的白梅、萌发的生机形成强烈的呼应,展现了金农书画上追求“怪”与“逸”的艺术特色。诗句之后,另有作者题跋:“乾隆戊寅首春,七十二翁杭郡金农画诗书,释航先生有道之教,时寓广陵朱草林。”下钤朱文“金氏寿门”方印。

金农(1687—1764),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又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等。杭州人,久居扬州。被称为“八怪”之首,博学多才,工诗文,精于雕刻、鉴定,书画俱佳,兼善山水、人物、花鸟,尤工墨梅;书法融合汉隶、魏楷创造出一种风格独特的“漆书”,清晚期画家秦祖永在《桐阴论画》中称之“苍古奇逸,魄力沉雄”,在当时的书画界声望极高。

乾隆戊寅为乾隆二十三年(1758),金农时年72岁,寓居扬州朱草林。此图为其晚年作品,构图繁而不乱、疏而不散,用笔细腻精到,以淡墨画树干,浓墨画梅枝、点苔,以拙朴线条圈花,浓墨点蕊,浓淡墨色交融,明暗虚实相生,并将自己的金石笔意掺杂其中,形成质朴、荒寒、苍老、清奇的自然境界。画面选取梅树局部,几欲被分岔的梅枝自左至右斜伸撑满,梅树根部隐于画左侧及画底。梅枝婀娜多姿,自然伸展,一朵朵梅花缀在枝上,将梅花不惧严寒的韧性体现出来。梅枝交错清晰可辨,具有金农画梅之特有的繁花密枝式风格,展现出一片盎然诗意的墨梅意境。《桐阴论画》称其“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习气”,以此画而论,足以当之。

金农偏爱梅花清雅隽逸的风度,高洁、坚强的品格,曾画梅并题诗曰:“砚水生冰墨半干,画梅须花晚来寒。树无丑态香沾袖,不爱花人莫与看。”他的墨梅师法南宋画梅名家白玉蟾,一生画梅无数,自称“江路野梅”,所画墨梅主干遒劲,疏枝劲节,千花万蕊错错杂杂,层层叠叠虚虚实实,章法自具,营造出一派“天大寒时香千里”的意境。金农博学多才艺,但不屑仕进,乾隆初举行博学鸿词科开始,金农被推荐而不就,布衣终身,自刻印曰“布衣雄世”。性好游历,一生周游四方,“足迹半天下”。晚年以卖画为生,对生活之清苦多了很多感悟,故他笔下的墨梅,无不枝多花繁,生机勃发,充满斗志。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