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第05版:闽南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蔡襄制定《龟湖塘规》

历史故事

蔡襄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在书法界以及北宋文学史上都有其一席之地。且他对泉州地区的贡献颇大,在闽南一带享有盛誉。

蔡襄为官清廉,任地方官时关心百姓疾苦,兴办学堂、造林修路、发展水利灌溉,深得百姓敬仰。1056—1063年,蔡襄任泉州知府。任上,蔡襄首先整顿吏治。当时晋江县令章拱之贪赃枉法,蔡襄奏疏弹劾,将章拱之革职为民。蔡襄修建沿海州县城池,加强军事防备,教习舟船熟记水势,防备海寇,还曾下令各县在道路两旁植树造林,“自大义渡夹道达于泉、漳,凡七百里,以庇道路,极为闽人所感激。”当时民间还流传着一首歌颂他的民谣:“夹道松,夹道松,问谁栽之,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万古摇清风。”

蔡襄任泉州知府期间,连年发生旱灾,他调动民力,加强水源管理。当时石狮有龟湖塘,长一千八百余丈、阔八十二丈、深一丈,东至塘后村,西至石狮亭,南至唐岬村,北至大洋,灌田三千八百余亩。环湖而居的有林、黄、苏、郑四姓,由于旱灾严重,四姓村民常因用水纠纷,引起械斗。蔡襄为此特制定《龟湖塘规》,规定由四姓分管堤岸,使大片农田受益。自蔡襄制定塘规至明朝的500年间,龟湖一带的粮食产量往往二三倍于他乡,促进龟湖一带的繁荣与发展。(陈嫣兰)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