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王家年
在笔者多年来收藏的240多件鼻烟壶中,清代琥珀鼻烟壶是可圈可点的。
琥珀是树脂在土中经过千万年的自然变化而形成的,有红、黄、棕褐等颜色,其形状大多为不规则球形。琥珀体积本不大,能用之做鼻烟壶很不容易。清代时,琥珀也列入宫廷御用材料,有人称琥珀为“金珀”,实为琥珀之色浅,呈金黄色。又有不透明者颜色深浅不同,称为“蜜蜡”。琥珀、蜜蜡鼻烟壶,因其质地脆弱,不易保存,故而传世稀少,质地干净、造型和做工精美者,更是难得。
清代鼻烟壶上品多采用舶来琥珀,尤其是金珀及波罗的海产的海珀,因为不受酸土侵蚀,透明度高,色调明亮,可观性更强。清代精雕的琥珀鼻烟壶有用金珀与海珀雕成晶莹透亮的桃子形和瓜果形,浮雕技艺高超,因琥珀的摩氏硬度一般低至两度至三度,下刀不当易崩缺或脆裂,故作浅浮雕或薄意,实非高手不敢制作。清代时辽宁抚顺和云南亦有产琥珀,但是质劣,色调暗沉缺少光泽,雕工也千篇一律,过于工匠化,粗率难登大雅之堂。
用琥珀雕成的鼻烟壶,在品质和色调方面可分成不同等级,价值也不同。
琥珀的色泽能够随时间的推移变深,故清代的琥珀鼻烟壶多数较深色,但绝佳上品依然能保持透明亮度和色泽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