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石狮法院立足区域发展特色、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全力推行服务举措——

打造知识产权治理新格局

从获批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管辖权的一纸文件,到组建知识产权审判团队并正式入驻“一中心两法庭”办公;从“丝路电商”知识产权发展保护工作站落地并实体化运转,再到以工作站为“基点”撬动知识产权严保护、快保护、大保护新局面,将商标注册、品牌培育、风险化解和维权指导的“普法直通车”开进各大企业园区和展会……

近日,记者获悉,石狮法院以获批知识产权一审民事案件管辖权为契机,以服务保障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抓手,精深研判知识产权案件,协力统筹部署保护格局,通过立足区域发展特色、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全力推行服务举措,以创新性思维培育可持续发展新动能,以开拓性视野打造“全链条、协同式、一体化”的知识产权治理新格局。

导向发力

激活创新创造内驱力

石狮法院强化问题导向,创建以服装产业集群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中心为主轴,以“法护原创”“法育创新”司法工作室、跨境电商知识产权法治服务站点为延伸的中心辐射、全域覆盖“1+3+N”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机制,探索制定服务保障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举措,开展“送法进企”活动,提供“一企一策”精准指导,将司法服务职能贯穿至成果产出、产权运营、司法维权与管理保障全链条;突出需求导向,探索“电商枫桥”“园区枫桥”解纷模式,因地制宜设点建站,与原创网批基地、双奇电商城、S168国际网批中心等电商园区成立“法院+园区”联动机制,织密知识产权服务保障网,因企施策提供指导服务。通过庭审旁听、法治讲堂、入户宣传、发布案例等多种形式,打造“前沿阵地+云端课堂+普法菜单”多线并行的知识产权普法矩阵,以线上线下形式开展普法活动7场,为群众、商户及企业等主体解答相关法律问题120余次;落实效果导向,打造“法政企”三方联动协同保护格局,与市商务局、执法部门、行业协会等建立常态化对话协商机制,就侵权源头查处、电商合规经营等新业态新领域问题定期研判提出对策。深度走访园区企业开展调研指导8次,推动司法资源下沉至创新创造成果转化的第一线。

机制设立

提升纠纷联动化解力

石狮法院关口前移,创新完善探索建立“知产枫桥”治理模式,组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队伍,吸纳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律师调解员、商事调解员等各类主体参与调解,发挥其专业优势和丰富经验靠前化解纠纷,形成“诉前分流、诉中介入、判后回访”的纠纷调解工作机制;分流快审,构建“速裁+快审+专审”三梯次审判工作机制,在组建“2+2+2”审判团队的基础上,创新人员分类、繁简分流、类案分治“三分工作法”,将“批量式处理”“要素式审判”“令状式文书”引入知识产权民事纠纷审理流程,切实解决知识产权案件维权难、耗时长的顽疾;严格审查,针对批量化维权案件从严把握实体审查,主动审查著作权权利基础,合理把握独创性标准,为鼓励创新并防止恶意维权探索规则。制定假冒注册商标案件量刑评议表、明确罚金数额确定标准,探索建立与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相协调的损害赔偿认定机制。

路径实现

强化法治环境软实力

石狮法院多方联动,深化“法院+联盟+N”机制创建,以服装产业集群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中心为依托,联合政协、纺织服装产业联盟、电商协会等主体,推行“矛盾联防、信息联通、纠纷联调”工作模式,与当地纺织服装龙头企业开展沟通会商10余次;智慧审理,整合涉企纠纷响应、人民调解和智慧法院三大平台,开通知识产权“e解纷直通车”,线上委派调解涉电商知识产权纠纷193件。依托远程视频庭审系统、文书一键生成和自动校对功能,实现知识产权纠纷远程“解”、批量“审”、高效“结”;服务大局,通过细化裁量标准、明晰裁判规则、划定权责边界,为市场经济活动的规范开展提供有效指引,以合理客观的判赔尺度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同时防止知识产权诉讼异化为商业化批量维权诉讼,做到为知识“定价”,为市场“指路”。

(记者 杨德华 通讯员 蔡芳艺)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