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第04版:民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讲安全会应急”重在知行合一

本周观察

颜华杰/图

5月11日,石狮市减灾办、应急管理局、地震办、防汛办联合有关部门单位,在锦尚镇东店村开展“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咨询活动。(详见5月12日《石狮日报》一版)

今年5月12日的“全国防灾减灾日”,以及六月份的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都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字面上看,今年的主题活动,显著突出了对人主体能动性的要求,既要在思想上强化安全意识,还要在实践中提升应急水平。

同时,突出广泛性、群众性,要求“人人”“个个”都应该厚植安全意识,从被动的“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而且要掌握基本的应急处置能力,以便在事故灾害萌发或发生时能“止风于萍末”“挽狂澜于既倒”。换个角度说,“讲安全”侧重要求会“防”,“会应急”则强调懂得“救”。当然,无论如何解读,讲求的就是要知行合一。

从许多安全事故、自然灾害来看,除了不可抗力因素外,很多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一方面,是对风险的认知不足、违规作业,也就是“不讲安全”;另一方面,是现场人员缺乏基本的应急逃生能力,在事故发生后手忙脚乱,也就是“不会应急”。这两块短板的存在,是许多重大惨痛事故的“人为祸首”,不可不察、不能不慎。因此,“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重在内化为思想自觉、外化为行动自觉。

首先得学,学方能知之。在很多领域,安全生产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安全规则要求也好、应急技能技巧也罢,都必须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学习掌握、注重常温常新,才能做到作业时心中有数、危急时拿得出手。学的方式很多,自己学、集中学,安全宣讲、观摩交流,常识科普、专业研讨……无论何种形式,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提升全民的安全意识、提高各生产领域的安全生产水平、强化避险逃生和自救互救能力。

其次要做,做到守土尽责。从生产角度说,安全生产是一种责任,需要生产主体、行业主管等齐抓共管,层层拧紧,压实责任链条。落实安全生产宣教、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常态识别排查隐患、及时做好整治消除,坚决有力打非治违、倒逼形成有效震慑……简单说,就是要常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意识,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要树立“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底线思维,全员尽责、抓早抓小、防患未然,通过责任落实、工作落实,最大程度增强公众的安全生产意识,减少安全生产问题的发生,真正做到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

此外,贵在有恒,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按照“墨菲定律”,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应用到安全生产,任何小的隐患若不消除,就有可能扩大增长,其造成事故的概率也会慢慢增加。这就要求我们杜绝麻痹大意、心存侥幸思想,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让每一天都成为安全日。

安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家庭幸福的保障,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因此,我们应心怀对生命的敬畏,从我做起,推动“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康清辉)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