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第10版:杂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汉画像石《麒麟戏斗图》中的文化寓意

■江苏徐州 廖静好

麒麟也叫骐麟,简称麟,与龙、凤、龟、貔貅并称为“五大瑞兽”。在古代描述中,麒麟能吐火,声音如雷,平时较为慈祥,发怒时异常凶猛。麒麟也非常长寿,能活千年之久。因此麒麟历来有着诸多美好的寓意。

如图所示这幅汉画像石《麒麟戏斗图》(拓片),造型简洁明快,动物形态自然。画中“麒麟”仿佛融合多种形态变化,呈现出奔跑姿态。整体构图方圆结合,洒脱有力,图形的线条刚柔相济、造型稚拙,显示出一种古拙的美感,给人鲜明和强烈的视觉感受,蕴含祈福安佑、辟邪吉祥、送子多福的寓意。

画面描绘的是2只神态各异的麒麟戏斗的场面。麒麟似鹿非鹿,身披纹彩,头上生有肉角,尾如牛尾。仔细分析画面,该图以鹿科动物为主要原型,融合了马、牛、独角犀等兽的局部特征而塑造出的“混合体”,而头生一角,角上有圆球或三角状物,以表示角为肉质角,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神兽的最显著标志。

从汉画像石《麒麟戏斗图》中可以发现,其实麒麟的身上有着许多动物的特征,包括鹿、马、牛,还有一种虚构出来的动物龙。古时,人们为了求得平安健康、多子多孙,希望“把所能想到的美好事物集于一身”,因此通过对现有动物特征的一种组合,想象出来麒麟这种象征美好吉祥的神兽。不难看出,画面中麒麟凶猛的外观,仿佛能够赶走一切妖魔邪祟、消灾祛邪,传达出平安吉祥的美好寓意。

这件汉画像石,融合了汉代艺术匠人神奇的艺术构思,饱含着人们的意愿、思想和情感。两只被“理想化”了的神兽,雍容华贵的装饰,仪态万方的气质,璀璨炫目的光焰,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整体造型形态庄重,威而不猛,泰而不骄,贵而不俗,灵而不钝,蕴含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福,向往盛世、平和可亲的精神,体现泱泱华夏气度风范。

此汉画像石为平面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物象轮廓以外减地,物象凸出呈弧面,在物象上按需要刻出不同的弧面,以表现物体各部位的立体效果,有些细部或再施阴线处理。线条简洁流畅,构图疏密合理,突出造型的趣味性与可读性,给观众丰富的想象空间,灵气而有生气。该图雕刻精细、形象生动,艺术价值不言而喻。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