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第05版:万家灯火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永宁古街觅英雄

●王小庆

在福建东南沿海,有一座静谧而又历史悠久的古街——石狮市永宁镇古街,它宛如一幅淡墨轻描的山水画卷,静静地躺在时光的河流之中。在这里,每一块青石板、每一缕炊烟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而在这些记忆中,董云阁这个名字,就像一朵穿越岁月长河、永不凋谢的花朵,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永宁街,一条沉淀着岁月痕迹的老街,位于石狮这座充满故事的小镇上,它的故事,就像那永不停歇的海浪,一浪接一浪地拍打着历史的岸堤,诉说着属于自己的传奇。走在青石板路上,两旁是错落有致的古宅,斑驳的墙面仿佛在低语,讲述着旧时的繁华与沧桑。街头的老榕树下,常有老人围坐,他们手中把玩着自制的烟斗,口中讲述着董云阁的事迹。这位在动荡年代里成长起来的石狮之子,他的生命就像一朵坚韧不拔的野花,在历史的风雨中傲然绽放。

董云阁,一个名字里蕴含着云卷云舒、阁楼高远之意的青年,他的生命轨迹与这片土地紧紧相连,却又超越了地域的局限,成为一段永恒的革命传奇。他生于菲律宾归侨之家,幼时便随父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家乡的山川草木滋养了他的童年,也培育了他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及至青年,董云阁就读于集美中学,那是新思想激荡、热血沸腾的时代,五四运动的浪潮尚未完全平息,新的思潮正悄悄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萌芽,董云阁的心中,也悄然种下了一颗革命的种子。

如果说,永宁镇的乡村是一幅精致的水墨画,那么董云阁便是其中一抹最鲜明的色彩。他不仅是书卷气浓厚的学者,更是心怀家国天下的志士。1926年,当国家危难、民族存亡之际,董云阁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的洪流,成为共青团员,并成长为一名中共党员。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他就像一束光,照亮了黑暗中的道路,指引更多人走向光明。

从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一刻起,他的人生轨迹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作为共青团厦门市委书记,再到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他的每一步都踏在时代的潮头上,勇立潮头引领风骚。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他与同志们一道,深入泉州、漳州等地,播撒革命的火种,组建工农游击队,以实际行动响应时代的呼唤,展现了一位共产主义战士的坚定信仰和无畏勇气。

然而,英雄的旅程总是布满荆棘。1932年的春天,致力救国救民的董云阁不幸被捕,不久英勇就义。他的生命虽然定格在青春的34岁,但他的精神却如同石狮海边的磐石,任凭风雨侵蚀,依旧坚韧不拔,激励着后来者。在他心中,永远盈满的是对祖国深沉的爱,是对理想坚定的信仰,是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要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有心的人们穿行在永宁镇的街巷田野间,每当海风拂过,似乎还能听到董云阁与战友们讨论革命理想的低语,看到他们为了唤醒民众、拯救国家而不惜一切的身影。他们的故事,就像田间地头那些不起眼的小花,虽不引人注目,却以顽强的生命力,在最不起眼的角落绽放,默默地点缀着春天,也点缀着历史的长卷。

如今,我们漫步在永宁古街的石板路上,董云阁的名字时时不期遇见,英雄的名字镌刻在高耸的纪念碑上,成为后人缅怀与学习的楷模。董云阁,这位石狮市永宁镇走出的革命英雄,他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如同石狮的一枚璀璨勋章,铭记着那段烽火岁月中的不朽传奇。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