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第05版:万家灯火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赛龙舟

●刘 峰

日历翻飞,恍惚之间,端午悄至,又到了赛龙舟的日子。此时的溪边,黄灿灿的麦田收割殆尽,当水底的倒影消失,溪水只剩下一色的碧蓝。在雨水的作用下,溪流变宽了,日头一出来,水烟溶溶,呈现出于这个时节特有的潮润氛围。

割箬叶,包粽子;悬艾草,避邪气;饮雄黄,赛龙舟。还未到端午,溪上的艾草,溪中的箬叶,早已被人割得净净光光,正好赛龙舟。清粼粼的溪水,倒映着隐隐山峦,倒映着金红的龙舟,倒映青色的天空,非常好看。

龙舟,平时不用,被人们虔诚地安置在离码头不远的一处崖洞,传说里面曾修行过一条真龙,后来在一个电闪雷鸣之夜飞天而去。一般情况下,大人们不让小孩进去玩。有好几回,我和小伙伴们出于好奇,趁大人外出干活,偷偷溜了进去,只见里面草色萋萋、寂寂无声,十余条龙舟并卧在一起,宛如一群沉睡的蛟龙,令人又爱又怕。

临近端午,一条条龙舟在鞭炮齐鸣声中被“请”了出来,一一摆在码头上,让漆匠重新上漆。到了端午这一天,在锣鼓喧天声中,人们无比虔诚地将龙舟“送”下水,波平如镜里,只见一条条龙舟龙头翘起、鳞甲金黄,活灵活现、光彩耀人,仿佛随时准备破浪前行、乘风腾起。

赛龙舟前夕,有一个水上操练的过程。比赛的选手,自小在水乡长大,皆是水上飞舟的好手。他们一个个拨动着木桨,发出好听的声音,搅得溪里的鱼儿不时跃起,搅得水底的藻荇弥散出特有的清香。鼓点,咚咚作响,贴了水面,随着风儿飘得很远、很远,撩拨着人们的心弦,见证着一场节日的狂欢。

赛龙舟,赛的是一种精、气、神。在故乡,关于屈原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据传,五月初五,人们看见一条金红的大鲤鱼驮着屈原的躯体在前方游,于是驾舟竞相前往追寻。一年一年,年年如此,只要到了这个日子,人们就开始赛龙舟,渐渐演变成为一种风俗,成了一种精神传承。

比赛那天,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个个选手,摩拳擦掌,手持木桨,坐于船侧,随时准备依令而行,一马当先。鼓手身处龙首,手操鼓槌,双目灼亮,威风凛凛,一副一鼓作气、秒杀对手的架势;再看舟尾的舵手,持一长篙傲然挺立,有一种执掌乾坤、不胜不休的气概。

随着发令枪响起,一时间,鼓声大振,众桨齐划,群舟迸发,劈波斩浪,选手们一个个咬紧牙关,眼睛里喷出了火,鼓凸的肌腱如铁。

“赢在起跑,加快频率,大家使劲。”“稳住稳住,保持频率,不要减速。”“冲刺开始,一起发力,直达终点。”鼓手指挥若定,将赛程分作“三段式”,以鼓点提醒;舵手使出浑身解数,一柄篙如同支点,驭揽全局。此时,加油声,排山倒海,震耳欲聋,简直掀翻了天。一条条飞舟,状若蛟龙出水,势如翻江倒海。

划龙舟,讲究的是一种节奏,一种速度,一种韧性。一队队选手抑扬顿挫地吼起了号子,木桨闪着水光,起起落落,整齐划一,远远看去,仿佛龙舟长了十八双翅膀,贴水飞翔,迅疾似箭,于碧水蓝天之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