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由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文件,首次明确了科技金融的“施工图”。这份《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为各类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为金融“活水”浇灌科技创新指明方向。
此次,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工作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举措,攻坚克难的“施工图”一目了然。
构建科技金融专属组织架构和风控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尽职免责等内部制度……如果金融机构能将方案中的这些政策安排落到实处,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期待与自身适配的风险评估模型、“量体裁衣”的科技金融产品、“贴身服务”的科技金融团队。
如何支持“科技繁花”结出“产业硕果”?前不久召开的“科技三会”强调,要做好科技金融这篇文章,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这意味着,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要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不论是深入推进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还是丰富创业投资基金资金来源和退出渠道,方案提出的多项举措都旨在将有耐心、更长期的资本引向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与此同时,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过程中,金融体系也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实现着自身高质量发展。
改革创新永不停步,金融“活水”加速奔流。期待在科技金融的强力支撑下,科创沃土开出朵朵绚丽的“科技之花”,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