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1至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利润同比增长3.4%,但利润增速比1至4月份回落了0.9个百分点。如何看待当前工业企业效益?诸多指标释放了哪些信号?
“随着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市场需求稳步恢复,工业生产平稳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延续恢复态势,利润继续保持增长。”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说。
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重要引擎。
数据显示,1至5月份,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9285.7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5%,增速高于规上工业8.1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3.6个百分点,是今年以来推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贡献最大的行业板块。
一系列惠企政策正在陆续出炉、加快落地,不断释放经营主体活力——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有关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通知,明确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今年超千家“小巨人”企业将获财政奖补支持……
在7月5日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将继续抓好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电力装备、轻工、电子十大重点行业发展,鼓励支持工业大省“挑大梁”,进一步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并在优化制造业企业发展环境上下更大功夫。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基础仍不牢固。1至5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比1至4月份回落了0.9个百分点。
“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一些困难挑战。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到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扎实推进稳增长、保安全、促升级,巩固和增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金壮龙说。
(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