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日子,是铭刻于每位中国人心里的耻辱之日,是每一位中国人不能忘记的日子。在这特殊的日子,社会各界纷纷以各种形式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本期让我们一起铭记那些在海外为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且鲜为人知的华侨。
李中敬,祖籍永宁洋厝村,1911年生于菲律宾南甘马仁省那牙市,幼年父母先后去世,由叔父抚养。他1925年返国就读于厦门十三中学,1928年返菲,与一堂亲合作经营杂货店,并在华英小学担任体育教员。
1932年,“一 ·二八” 淞沪抗战爆发后,李中敬在那牙市组织华侨抗日义勇队,率队前往上海,准备投入战争。不料抵达上海时,战事已经结束,该队遂自动解散,各自返菲。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中敬更是尽心尽力投入抗日救国运动。除积极参与募捐筹款外,他四处奔波,宣传发动,号召侨胞积极行动,支援祖国抗战。
李清泳(1921—1004),永宁镇港边村人,1938年前往菲律宾谋生。抵菲后,李清泳起初在马尼拉一华侨商店当店员。1938年,他加入菲律宾华侨店员救亡协会,继而参加各劳工团体联合会(简称“劳联会”)等抗日团体,担任宣传干事、代理宣传部长等职务。李清泳积极发动侨胞捐款,汇到祖国,支援祖国抗战。后来,他又团结了一批爱国人士、进步华侨青年,组织“拓荒团”与“友谊社”,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活动。
据李天锡所著《石狮华侨》记录,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菲律宾怡朗华商中学青年教师陈曲水、郑士美、张幼庭、黄重凯、高作楫等人就常利用学校周会宣传抗日救亡,并于1936年正式成立怡朗华侨抗日救亡协会(简称“救亡协会”)。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救亡协会”女会员黄昭征(永宁高标奢夫人)、陈鼎元、陈漱凤等人组织怡朗华侨妇女救国协会,挨家挨户向华侨募捐;同时,组织华侨妇女在星期六、星期日赶制救伤袋。然后,他们把款项和救伤袋寄往香港,交给宋庆龄,由她转交给八路军驻港办事处,支援八路军、新四军抗战。自1938年1月始, “救亡协会”先后组织4批20多名华侨青年会员回国参加抗日战争。
编后语:
这些华侨来自各行各业,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客居他国的中国人,只要是对祖国抗日有益的,他们都会全力以赴,甚至牺牲自己。相信他们崇高的爱国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代奋发进取、砥砺前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笔者在采写过程中,脑海里不禁回荡“洋装虽然穿在心,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王秀婷 文/图)